-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芷珊菜老板第65集劇情介紹
福寧宮內,趙匡胤斥問月虹,當年登基時所送的汗巾。月虹不知汗巾已被薛鳳嬌偷走交給了皇帝,摸了身上后只說未帶。聽到趙匡胤一味追問汗巾所在,月虹也不再接話而是問起鄭恩之事,這更讓趙匡胤火冒三丈,將汗巾丟在桌上后,憤憤離開。月虹拿著汗巾,不知趙匡胤為何拿在手里還要問,百思不得其解。想起皇帝已多日未來福寧宮,可能另有新歡,雖心中不悅,但皇帝納嬪妃天經地義。這時月虹反而擔心起鄭恩。薛鳳嬌在一旁說已有人擔任禁軍教頭之職,月虹打算再見鄭恩,讓他另找其他門路。月虹心里雖說不反對趙匡胤有其他嬪妃,但心里總想弄清楚,就讓薛鳳嬌去勤政殿打聽。沒想到薛鳳嬌借此機會到趙匡胤面前呈上一皮囊,里面放的正是點檢做的令牌。當年趙普、趙光義瞞著趙匡胤構陷張永德,讓趙匡胤做上殿帥之職,才有了之后皇袍加身的資格。這個令牌對當事人及趙匡胤至關重要,可以為當事人保命,也能推翻趙匡胤的皇權根基。當時王繼恩將皮囊遺留在土坑里,薛鳳嬌怕柴榮追查,偷偷將皮囊收藏起來,之后又趁皇宮混亂盜走了令牌。現在薛鳳嬌將令牌交給趙匡胤,一是想請趙匡胤為自己報父母之仇,二是向趙匡胤表明自己的長久以來的仰慕之情。趙匡胤感恩于她保管令牌多年,當晚讓薛鳳嬌在勤
趙光義收到呂余慶妻子霍氏來信,稱貪污之事均為女婿牛德水與下屬紀守綱所為,呂余慶并不知情。宋琪提議將書信交給皇帝,讓皇帝了解實情。賈琰急忙制止,書信交給皇帝,只會讓皇帝疑心趙光義私下結交官員。此時只有靜觀其變,等待時機。陶谷回京向趙普匯報,稱是呂妻霍氏和牛德水大肆侵占,并無證據指向呂余慶。趙普決意將這盆臟水潑向呂余慶,便任陶谷為樞密副使兼刑部侍郎,為嚴審呂余慶做好準備。趙匡胤和徐蕊在御花園中偶遇,還沒說上話,就匆匆趕去勤政殿接見趙普。徐蕊看出趙匡胤是個勤政愛民的君主。趙普奏報呂余慶有負皇恩,查明其指使女婿侵占巨額財物,應當街處斬。趙匡胤不想這么早做出決定,下詔命劉溫叟將呂余慶、牛德水等一干人犯押解回京。數日后,劉溫叟奉詔將呂余慶、牛德水等人打入刑部大牢。面見皇帝時,劉溫叟稱呂余慶只認未管好家人,卻不承認是幕后指使,而且的確無證據證明其唆使妻子和女婿。兼刑部侍郎陶谷親自審問牛德水,嚴刑拷打之下,牛德水屈打成招,供認是受呂余慶指使。趙普說證據確鑿,劉溫叟又說沒有證據,這兩人的話讓趙匡胤猶豫不決。而趙光義知道陶谷定會用重刑,想讓姚恕帶字條給牢中的呂余慶。沒想到,牢頭早得陶谷吩咐,死活不讓外人進
大堂之上,符昭壽稱自己行善反被人打,將五花大綁的葛霸帶上堂來。趙光義知道這個妻兄是個禍事精,但聽了葛霸述說事情結過。從他言語之中,趙光義發現葛霸是個可造之才,只需時日調教,日后必可助自己成就大事。于是,趙光義故意將葛霸押入大牢,并派賈琰到破廟尋找葛霸老母。葛霸在大牢里仍大罵不止。賈琰假裝牢頭,以受朋友之托告訴葛霸其母親已過世,并有朋友代為下葬。葛霸痛哭,大喊著要為母親報仇。賈琰便拿出本拳譜,讓他在牢中好好練習,等有朝一日出獄,再為母親報仇。葛霸聞言感激賈琰及其朋友相助,稱出獄后愿為那位朋友赴湯蹈火。賈琰讓趙光義向皇帝建議發展商業,對于一向重農的趙匡胤出此國策有一定風險。但趙光義仍在勤政殿談及此事,沒想到趙匡胤早有此想法,要將百姓分為士農工商,讓一直被世人鄙視的商人地位提升,加強物流才能更好的發展農桑。因趙匡胤的大力支持,曾在唐朝時出現的飛錢重現,為通商提供了便利,對后世影響重大,最早的紙幣角子也在三十年后誕生。趙匡胤帶著趙光義和趙普等人微服私訪。路上趙普奏請重修皇家陵寢,讓先帝與太后合葬。趙匡胤允之,并讓趙普負責。路過暢春樓,恰見雷德鑲出來。趙普忙向皇帝稟報。趙光義見勢不妙,趕忙建議由
趙匡胤、趙光義、趙普和盧多遜審看殿試舉子的考卷。趙匡胤發現一篇極好的策論。趙普看后認為可點為本屆狀元,揭開遮蓋姓名的薄紙后才發現竟是老對頭沈義倫養子魯梁的考卷。可說出的話無法收回,魯梁被欽點為狀元。盧多遜也因主考有功授賞。趙光義則假意為宋琪說情,卻有意無意點出是趙普所薦。趙匡胤看在趙普的面子上輕罰了宋琪,包括陶谷在內的賄考官員也被降級。宰相府里,陶谷前來請罪。趙普心中憂慮,自己手下多次被人舉報,被皇帝責罰,擔心什么時候也會受到牽連,失去皇帝寵信。趙光義為了拉攏劉溫叟,派賈琰再次送上重禮。劉溫叟沒有當面拒絕,而是讓賈琰將禮物放在西廂房內。賈琰在西廂房看到上次所送的錢物原封未動,心知不妙。回到開封府衙后便為趙光義準備了一套說辭。果不其然,劉溫叟請來了趙普,將趙光義送禮之事向宰相呈報。趙普馬上進宮奏報此事。趙匡胤聽后宣趙光義上殿。趙光義心里早有準備,跪在勤政殿,未等皇帝開口先恭喜皇帝有劉溫叟如此忠心廉潔之人,稱自己兩次送禮只為試探。趙匡胤對這個皇弟的話將信將疑,也不便說破。趙光義見皇帝不再追問,便借機轉移話題,說到新建的宰相府。趙匡胤對新宰相府的豪華氣派已有耳聞,帶著高懷德趁趙普在政事堂辦公
花蕊夫人勸亡國之君孟昶自盡,即可免受其辱,又能激勵蜀地上下悲憤之情,與宋誓死一戰。孟昶貪生怕死,不愿自盡,卻說舍不得花蕊夫人。花蕊夫人見他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便愿與他一同赴死。孟昶終是不肯,請來御吏接下圣旨。次日大殿之上歌舞升平,只有孟昶和花蕊夫人無心觀賞。歌舞畢,孟昶上前自稱罪臣三呼萬歲。趙匡胤想羞辱孟昶,讓他表演一曲。在孟昶為難之際,花蕊夫人起身愿代夫君演奏。趙匡胤稱蜀國滅亡皆是由她而起,花蕊夫人反唇相譏,稱趙匡胤思想狹隘,只知紅顏禍水,卻不知誤國昏君。言罷,當眾彈奏一曲琵琶,聲色俱佳。趙匡胤又讓花蕊夫人作詩,夫人不假思索當場作詩一首,悲痛蜀國之失。趙匡胤為其才氣折服,賜御酒。花蕊夫人面不改色,一飲而盡。趙匡胤見花蕊夫人不卑不亢,討不得好,就轉而要封孟昶為秦國公。孟昶剛要跪地謝恩,花蕊夫人卻代夫堅辭不受,稱蜀人豈可在敵國為公。說罷,砸碎琵琶以碎木刺腹自盡。趙匡胤忙命人救下,留在宮中休養。幾日后,趙匡胤探望花蕊夫人。花蕊夫人不敬不拜,只求一死。趙匡胤知她是想用死激起蜀地民變,便勸道,蜀地已朽,激起民變,只會造成蜀人枉死。當今天下,只有亂世結束,治世出現,百姓才能得溫飽。花蕊夫人是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