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 第73集
- 第74集
- 第75集
- 第76集
- 第77集
- 第78集
- 第79集
- 第80集
- 第81集
- 第82集
- 第83集
- 第84集
- 第85集
缺一不可1V3第38集劇情介紹
在白起的努力之下,秦國的糧草終于運到了漢中,將士們興奮的搬運著一袋又一袋的糧食,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意味著他們終于不用再過挨餓的日子了,而與他們相隔不遠的趙國將士卻是一片悲鳴之聲,沒有食物的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熬到第二天。長平之戰畢竟耗時已久,秦國雖有糧草卻無法長久維持,嬴稷亦打算盡快結束這場戰爭,卻苦于趙軍在廉頗的授意下只守不攻,但白起分析廉頗之策初時尚可,但如今時日太久,怕是趙王很快便會換下廉頗,果然聽聞此言,張祿自薦可從旁推波助瀾讓趙王盡快換下廉頗。很快,趙國的密探就在咸陽探聽到白起重病,而秦人都畏懼趙奢之子趙括的消息,當此消息傳回趙國之時,朝堂上形成兩派,以虞卿、趙豹為首的人認為臨陣換將于軍心不穩所以不贊成換下廉頗,但以趙勝為首的人卻認為趙括盡得趙奢真傳,深諳用兵之道,故而讓趙括代替廉頗與秦國決以死戰必能大獲全勝,幾翻權衡之下,趙王同意趙勝的提議任命趙括為新任統帥。在一個寂靜的深夜,嬴稷親自來到白起府邸,君臣相見自有一份默契流動其間,白起心知嬴稷雄心壯志,亦明白此去長平不成功便成仁,他有必死之決心,而趙蔓亦如當初如言,親手捧上秦劍交于白起之手,由他帶往長平。年輕的趙括上任
嬴稷學堂表現好,為秦國籌備軍資,嬴駟欣喜要獎賞嬴稷,嬴稷提出要見羋八子。嬴駟因五國攻秦面有愁色,羋八子得知寬慰嬴駟,兩人復合。伙計忍受不了別人看不起自己,決定要從軍立業,找張儀幫忙,張儀不肯。秦國形勢危急張儀準備上前線說服燕國退兵,破犀首合縱,姬狐隨同。嬴駟協張儀,羋八子等人為秦國銳士踐行,魏冉稱呼羋八子姐姐。秦國派使臣帶著美女珠寶去義渠,義渠駭知道秦國肯定邊關吃緊,五國已經準備攻秦。嬴駟去了函谷關,羋八子想為嬴駟解憂找趙弋陪同自己去義渠。
幕紅鯉叫趙甲地不要將舅舅家人的話放在心上,她會處理好家人的事情,不過趙甲地根本就不在乎幕紅鯉家人的話,他還安慰幕紅鯉不要放在心上,怕幕紅鯉因此而自責。不過幕紅鯉的舅舅舅媽都覺得趙甲地不像是看上去那樣簡單,實際上趙甲地就是個鈍刀子,每一句話都傷的他們不輕,于是他們要回去和幕紅鯉媽媽將趙甲地的為人告訴姐姐。就在趙甲地剛回去就接到了舅媽的電話,幕紅鯉的媽媽還要約趙甲地見面。陳紅雄安排手下楊策要盯緊趙家人,這段時間陳紅雄要在自己的地下室躲躲難了。趙甲地受邀去見了幕紅鯉媽媽,沒想到見面后幕紅鯉媽媽就想要知道他們家的生意有多大,這叫趙甲地很反感,覺得幕紅鯉家人眼里只有錢和勢力。但是趙甲地看來不管他們怎么看自己都會和幕紅鯉在一起,雖然在他們眼里的一些世家子弟表面都很光鮮亮麗,但是背后卻都是渣男只是他們不愿承認而已。幕紅鯉媽媽告訴趙甲地他們的家庭根本就配不上幕紅鯉,自己的女兒需要的事門當戶對。不過趙甲地叫幕紅鯉媽媽給他四年時間就能證明他有能力給幕紅鯉幸福,他的名字叫趙甲地,當初爺爺翻閱了康熙字典一晚上才去了那個名字。趙甲地暗指自己的能力絕對配得上名字第一名。趙甲地離開后幕紅鯉舅媽就出去了,幕紅鯉媽媽覺
面對此次秦軍的攻擊,趙國全國上下一心,眾志成城,視死如歸的趙軍反而因此抵抗住了秦軍的攻擊,甚至擊退秦軍,得到消息的嬴稷沉默了,隨后決定馬上去見白起,欲讓白起帶兵出征。只是知悉嬴稷來意的白起,并不同意此時攻打邯鄲,因為此時趙國上下一心,上至趙王,下至百姓,均是一心一意視死守城,而趙王更將兄弟姐妹派出列國,或和親,或為質,以達到籠絡其它各國的目的,若此時強攻,必定難以拿下邯鄲,長此以往,其它各國見秦國在趙無功而返,必定會對秦國蠢蠢欲動,但一心攻趙的嬴稷,此時根本聽不進去白起的任何話。嬴稷見白起仍不肯領兵,只得派王龁出兵攻打邯鄲,結果很快敗下陣來,怒氣沖沖的嬴稷找到白起,怨恨他不肯出兵導致秦國慘敗,但白起勸說嬴稷,即使是他出兵,如今情況,也無法攻下邯鄲,而明知不可為卻為之,只能讓秦國士兵白白送命。只是惱羞成怒的嬴稷,根本不相信白起的這翻肺腑之言,只當他還怨恨自己當初讓他坑殺二十萬趙國降兵之事,故而不肯領兵出征。借酒澆愁的嬴稷,詢問張祿是否退兵,而張祿此人雖無軍事眼光,但卻深知嬴稷心思,他自然不敢同意退兵,無奈的嬴稷只得命張祿想盡一切辦法拿下邯鄲,這時張祿提議由鄭安平和王稽領兵,攻下邯鄲。三人
韓王并不想參與滅秦一事,但迫于趙、魏二國之壓力只得同意,卻在隨后便派韓國丞相將事情告之嬴稷,不想消息走漏,趙、魏二國出兵伐韓,韓王無法只得再派特使向秦嬴求援,但是魏丑夫卻將嬴稷與魏冉、白起、羋戎及韓國丞相商議如何剿滅義渠的事情告訴了羋王太后,羋王太后當下便決定去旁聽嬴稷他們的對話,只是羋王太后卻不知,嬴稷是故意等著她來旁聽,好讓她知道義渠駭從來都沒有放棄滅秦,并要趁這個機會逼羋王太后同意處置義渠駭。果然,羋王太后隨后便宣召了魏冉、白起與羋戎,表明了對于義渠駭的態度,之所以會順著他,只是為了更好的收攏義渠民心,卻不想他并不領情,這時的羋王太后心中也有了決斷,她親自找到義渠駭,告之他封君之事會由她全權操辦,并要隆重舉行。待羋王太后走后,義渠駭則馬上派人去通知了趙國與魏國起兵之日,這天,當羋王太后為義渠駭完成戴冠儀式之后,義渠駭大笑不止,覺得他覆滅秦國指日可待,卻不想這只是羋王太后為他設下的一個有去無回的死局,就這樣秦國滅掉了義渠。對于羋王太后而言,設局誘殺義渠駭她的內心并非不難過,尤其當初她與義渠駭的孩子羋琰已經為了她與嬴稷而去世,但再難過她也只能在秦國與感情之間選擇秦國,嬴稷見自己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