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 第73集
- 第74集
- 第75集
- 第76集
- 第77集
- 第78集
- 第79集
- 第80集
- 第81集
- 第82集
- 第83集
- 第84集
- 第85集
- 第86集
- 第87集
- 第88集
- 第89集
- 第90集
- 第91集
- 第92集
- 第93集
- 第94集
- 第95集
- 第96集
- 第97集
- 第98集
- 第99集
YELLOW高清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第36集劇情介紹
福寧宮內,趙匡胤斥問月虹,當年登基時所送的汗巾。月虹不知汗巾已被薛鳳嬌偷走交給了皇帝,摸了身上后只說未帶。聽到趙匡胤一味追問汗巾所在,月虹也不再接話而是問起鄭恩之事,這更讓趙匡胤火冒三丈,將汗巾丟在桌上后,憤憤離開。月虹拿著汗巾,不知趙匡胤為何拿在手里還要問,百思不得其解。想起皇帝已多日未來福寧宮,可能另有新歡,雖心中不悅,但皇帝納嬪妃天經地義。這時月虹反而擔心起鄭恩。薛鳳嬌在一旁說已有人擔任禁軍教頭之職,月虹打算再見鄭恩,讓他另找其他門路。月虹心里雖說不反對趙匡胤有其他嬪妃,但心里總想弄清楚,就讓薛鳳嬌去勤政殿打聽。沒想到薛鳳嬌借此機會到趙匡胤面前呈上一皮囊,里面放的正是點檢做的令牌。當年趙普、趙光義瞞著趙匡胤構陷張永德,讓趙匡胤做上殿帥之職,才有了之后皇袍加身的資格。這個令牌對當事人及趙匡胤至關重要,可以為當事人保命,也能推翻趙匡胤的皇權根基。當時王繼恩將皮囊遺留在土坑里,薛鳳嬌怕柴榮追查,偷偷將皮囊收藏起來,之后又趁皇宮混亂盜走了令牌。現在薛鳳嬌將令牌交給趙匡胤,一是想請趙匡胤為自己報父母之仇,二是向趙匡胤表明自己的長久以來的仰慕之情。趙匡胤感恩于她保管令牌多年,當晚讓薛鳳嬌在勤
符彥卿進宮便看到女兒符蓉,就明白發生了什么事。落座后,符彥卿只是和太后聊及舊事,并未說封王之事。他擔心由自己提出封王,會讓趙匡胤對光義起疑,后果不堪設想。回到府中,趙光義也認為岳丈有理,畢竟宦海難測。見女婿面有失望之色,符彥卿說出另一個人可提此事,國舅爺杜審肇。此人胸無點墨,舉止粗俗,且毫無城府。符蓉忙進宮,邀請這位國舅爺下榻外甥家。杜審肇本想住在宮中,但礙于宮中規矩,只能答應。隨后國舅爺來見趙匡胤,竟站立不拜。趙匡胤知道舅舅秉性,不與他計較。賜座后,杜審肇居然開口討要官職,讓趙匡胤哭笑不得。打發國舅離開后,趙匡胤向趙普問計。趙普看出趙匡胤的意思,便以漢朝呂太后擅用娘家人為官,最終至家門受誅的歷史,進諫不可為之。但趙匡胤自己不好開口,就找到母親。杜太后也認為此事不妥,答應親自向弟弟說明。杜審肇到了光義府上,趙光義和符蓉甚是熱情,剛坐下就有人來宣杜審肇入宮。一入宮,杜審肇就看到姐姐面色陰沉。杜太后斥責他自不量力,不許他再要官。說到氣頭上,杜太后連連咳嗽。國舅爺氣哼哼的回到趙府,趙光義給了他五千貫錢才讓他平息怒氣。符蓉趁機挑撥,說趙匡胤不顧光義,至今不封王。如果有了王爺之位,就能拿出更多錢
早朝上,趙匡胤要議定如何處置呂余慶。趙普、陶谷稱呂余慶指使妻子女婿貪沒蜀國財物,有牛德水和紀守綱口供為證,應當處斬。趙光義、盧多遜、雷德鑲則認為刑部動用酷刑,口供不能為憑,呂余慶罪不至死。御史中丞劉溫叟認為當處死,但也承認確在牛德水身上看到酷刑所留下的傷口。雙方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在朝堂之上爭執起來。此時楚昭輔出班認為牛德水、紀守綱和霍氏均查有實據,應處死;呂余慶只可證明其有不查之罪,應發配。這給了趙匡胤一個臺階,立即準奏,牛紀二人處斬;對呂余慶法外開恩,讓其帶著霍氏到普濟寺閉門思過。回到政事堂,趙普大罵楚昭輔壞了自己大事,原本一石三鳥除呂余慶驅沈義倫壓趙光義,現在泡了湯。楚昭輔假裝無意為之,只稱與呂余慶同朝為官多年,不忍心他受此一難,并且呂余慶現在生不如死,也算是個廢人。趙普也不想再做追究,讓楚昭輔離開。雖然此計失敗,但趙普仍掌握了政軍財三權,可謂大權獨攬,只是擔心皇帝是否會再次啟用呂余慶,不知皇帝如此心慈手軟到底是何目的。符蓉又到福寧宮中探望徐蕊,想拉攏關系。旁敲側擊從宮女柳瑤口中得知,自徐蕊入住后,皇帝再未來過福寧宮。符蓉便在徐蕊面前大贊皇帝不好女色,對前圣人用情專一,還暗示徐蕊
張瓊很快就從百余名石匠里挑出一個技藝高超,性格穩重的石匠。待張瓊退下后,趙匡胤取出一張字條,讓石匠在密室中將字條中的內容刻在石碑之上,且不能讓其他人知道鑿刻的內容。石碑刻好后,趙匡胤命人修建了一座大殿,名為“誓碑殿”。稱得世外高人金句,“以文治國得長久”,因此刻于碑上。以后凡有大典或新君繼位,皇帝均要到此祭典,并入殿默讀誓辭,其他人不得靠近。但實際上碑上所刻文字為三條,保柴氏一門平安,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子孫有悖此誓者天滅之。新年到來,宮中吃團圓飯。除杜太后、趙匡胤和月虹外,還有長子德昭、次子德芳及兩位公主。席上趙匡胤考問起功課,德芳尚幼未啟蒙,兩位公主對答如流,唯德昭結結巴巴。回內殿后,趙匡胤向月虹說出,擔心德昭恐無法繼承大位。次日上朝,群臣朝賀。趙匡胤讓魏仁浦頒布新年第一道詔書即推廣以文治國的大方針。這讓武將心有不滿,高懷德出班奏道天下初定,不能此時重文輕武。趙匡胤遂安撫之。同時趙匡胤又表彰魏仁浦前次上奏張瓊之事,如唐時魏征。也算是平衡文武之間的不滿情緒。隨后長春節,趙匡胤在大殿之上設宴請文武大臣品嘗新酒,并讓大家暢所欲言。席間趙匡胤又分別請高懷德和魏仁浦飲酒,以示文武并用之
宋軍與漢遼聯軍大戰。楊繼業驍勇,大遼兇猛,宋軍大敗。戰報傳來,宰相趙普再次建議議和。趙匡胤和趙光義均認為此時不可罷兵示弱。趙普苦勸,趙匡胤只好暫時休兵,等待時機。不久后,大遼國主耶律璟被殺,遼國大亂,無暇顧及聯漢抗宋之事。趙匡胤立刻決定三日后親征太原,不想掌管財政的計相楚昭輔在上次伐漢后未及時籌備糧草軍需。楚昭輔想求趙普幫忙,但趙普也無從幫起。趙光義則用開封府儲備的糧草解了楚昭輔的燃眉之急。楚昭輔對趙光義更是忠心,說出趙普管家李可度借漕運販賣私貨,正與雷有鄰相印合。趙光義讓楚昭輔多多留意宰相府上之事。公元969年,趙匡胤親率二十萬大軍討伐北漢。一路大敗楊繼業,兵臨太原城下。此時趙匡胤對楊繼業已是心心相惜,只盼有朝一日能收入麾下。在查看了太原地形后,趙匡胤命人佯裝攻城,張瓊則帶兵決堤準備水淹太原。為免殃及百姓,趙匡胤事先派人射招降書入太原城。北漢宰相郭無為力勸國主劉繼恩投降,卻被其他大臣誣陷投敵。郭無為只好以死相諫。劉繼恩將郭無為的頭顱懸掛于城頭,以示堅決不降。趙匡胤見其冥頑不靈,下令灌城。不幾日太原城墻開始坍塌。劉繼恩親自上城頭督戰,楊繼業率軍奮力反抗。此時恰逢連日大雨,宋軍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