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 第73集
- 第74集
- 第75集
- 第76集
- 第77集
- 第78集
- 第79集
- 第80集
- 第81集
- 第82集
- 第83集
- 第84集
- 第85集
- 第86集
- 第87集
- 第88集
- 第89集
- 第90集
- 第91集
- 第92集
- 第93集
- 第94集
- 第95集
- 第96集
- 第97集
- 第98集
- 第99集
- 第100集
- 第101集
- 第102集
- 第103集
青梅竹馬是消防員無馬第30集劇情介紹
陶谷拜見趙普,得知自己是主考官,大喜過望。趙普提醒他,歷朝歷代均有大臣向主考官舉薦自己子孫之事,名為公薦,實為賄賂。警告陶谷切不可貪財取士。陶谷嘴上應(yīng)承,心里卻不以為然。盧多遜得知自己為第二主考官后,以為是趙光義提攜,特送禮相謝。二人在談到第一主考陶谷時,趙光義提醒他,不要與之親近。陶谷一時得志,意氣風(fēng)發(fā),在家中飲酒。盧多遜來府上拜見,呈上黃金珠寶。原來這都是一些朝臣所送,望他能錄取自家子弟。盧多遜不知當(dāng)如何處置。陶谷心里暗笑,他作為第一主考,早已收到賄賂,而且還更多。陶谷讓盧多遜不必驚慌,歷朝歷代皆是如此,只需坦然受之即可。而在魏家,魏仁浦的兒子魏昊也正在準(zhǔn)備科舉,魏妻讓魏仁浦向陶谷送禮,正直的魏仁浦堅決不肯,氣得魏妻老淚直流。趙匡胤收到沈義倫的奏章。他從未聽說過公薦之事,聽沈義倫解釋后方知,原來科舉之中還有如此齷齪之事。趙匡胤認(rèn)為矯枉必須過正,于是讓魏仁浦?jǐn)M詔,四品以上官員子弟不得入士。盧多遜看到詔書后嚇得驚慌失措,陶谷卻毫不在意,只當(dāng)是皇帝做的表面文章而已。魏仁浦回到家中,見兒子魏昊還在勤奮看書,便讓他不用再做準(zhǔn)備。數(shù)日后,科舉結(jié)束,各考官閱卷完畢,盧多遜根據(jù)文章優(yōu)劣擬了份進(jìn)士錄
唐荳荳清醒了過來,半夜爬墻來到了沈府里面。這一天晚上是沈柏南的洞房花燭夜,沈柏南卻一直覺得自己心里有個影子,這個人曾經(jīng)陪著自己抓過螢火蟲,吃過桂花糕,但是自己卻想不起來這個人是誰。沈柏南說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相信自己的母親,唐荳荳可能是這個人,也可能不是,所以在調(diào)查清楚這件事情之前自己不能和王紫宓在一起,王紫宓表示了理解。看著王紫宓和沈柏南親密的樣子,唐荳荳傷心不已,自己虛弱的回到了家中。看著唐荳荳虛弱的樣子,萬全心疼不已,發(fā)誓一定要治好唐荳荳。唐荳荳找到了韓夫人,追問關(guān)于寶石的事情,韓夫人告訴唐荳荳當(dāng)天是沈柏南出來道歉賠錢,還收回了那兩顆寶石。聽到這里,唐荳荳意識到沈柏南對于自己還是有感情的。素蘭打算離開唐家,說自己一定能夠一個人帶大孩子,唐家人則打算回老家。唐荳荳依依不舍的和萬全以及余神醫(yī)告別,叮囑萬全一定要早點找到一個喜歡的姑娘,隨后唐家人一行都返回了老家。沈柏祺和沈柏南一起出門押送貨物,沈柏祺志得意滿,說自己一直以來都非常討厭沈柏南,說母親只愛沈柏南,不愛自己。雖然弟弟不喜歡自己,但是因為擔(dān)心沈柏祺,沈柏南還是和王紫宓送了沈柏祺一路。唐荳荳在回家途中看到了皇帝,皇帝再次追問起來沈
葛霸在開封府衙內(nèi)仍不忘苦練武功,與侍女蓮香暗生情愫,珠胎暗結(jié)。一日符蓉突然暈倒。程太醫(yī)把脈,不敢當(dāng)面言明,在臥房外才告訴趙光義,王妃心力衰竭,無藥可救。趙光義強(qiáng)顏歡笑,安慰符蓉。可符蓉自知將不久于人世,命中注定做不成圣人。她取出參加符昭壽葬禮時的孝帶,讓趙光義在皇帝殯天時佩戴。趙光義知道符蓉是想讓自己銘記皇權(quán)可貴,便答應(yīng)絕不讓德芳不勞而獲,取得大宋天下。符蓉又讓趙光義打開床邊的箱子,里面是準(zhǔn)備已久的龍袍和鳳服。看著這件再也沒機(jī)會穿上的鳳服,符蓉合上雙眼,與世長辭。趙匡胤得知符蓉過世,帶著珍藏在宮中多年的皇袍親自到開封府衙靈堂內(nèi)祭奠。這件皇袍正是當(dāng)年陳橋兵變時符蓉縫制,披在趙匡胤身上的皇袍。趙匡胤在圣堂內(nèi)化袍致祭,以寄哀思。但在趙光義看來,更像是在警告自己,再無皇袍加身之事。高懷德率軍兵臨南唐都城金陵城下,射入書信勸降李煜。徐鉉為免城中軍民傷亡,請李煜投降。李煜不肯,命人在皇宮內(nèi)外準(zhǔn)備柴草,如城破,則所有皇室自焚殉國。三天后,高懷德攻城。李煜聞知宋軍入城,在愛妃的琴瑟聲中揮墨疾書,根本不看闖入殿內(nèi)的宋國士兵。南唐滅亡后,李煜帶著一眾亡國之臣上崇元殿覲見,口稱罪臣磕頭謝罪。趙匡胤賞識徐鉉和
符彥卿進(jìn)宮便看到女兒符蓉,就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落座后,符彥卿只是和太后聊及舊事,并未說封王之事。他擔(dān)心由自己提出封王,會讓趙匡胤對光義起疑,后果不堪設(shè)想。回到府中,趙光義也認(rèn)為岳丈有理,畢竟宦海難測。見女婿面有失望之色,符彥卿說出另一個人可提此事,國舅爺杜審肇。此人胸?zé)o點墨,舉止粗俗,且毫無城府。符蓉忙進(jìn)宮,邀請這位國舅爺下榻外甥家。杜審肇本想住在宮中,但礙于宮中規(guī)矩,只能答應(yīng)。隨后國舅爺來見趙匡胤,竟站立不拜。趙匡胤知道舅舅秉性,不與他計較。賜座后,杜審肇居然開口討要官職,讓趙匡胤哭笑不得。打發(fā)國舅離開后,趙匡胤向趙普問計。趙普看出趙匡胤的意思,便以漢朝呂太后擅用娘家人為官,最終至家門受誅的歷史,進(jìn)諫不可為之。但趙匡胤自己不好開口,就找到母親。杜太后也認(rèn)為此事不妥,答應(yīng)親自向弟弟說明。杜審肇到了光義府上,趙光義和符蓉甚是熱情,剛坐下就有人來宣杜審肇入宮。一入宮,杜審肇就看到姐姐面色陰沉。杜太后斥責(zé)他自不量力,不許他再要官。說到氣頭上,杜太后連連咳嗽。國舅爺氣哼哼的回到趙府,趙光義給了他五千貫錢才讓他平息怒氣。符蓉趁機(jī)挑撥,說趙匡胤不顧光義,至今不封王。如果有了王爺之位,就能拿出更多錢
京娘潛入匪巢,不慎被匪眾發(fā)現(xiàn)。就在京娘被抓后,趙匡胤帶著兄弟沖入王擋山寨,打散眾山匪,活捉了王擋,并救下京娘和王月虹。當(dāng)晚,京娘照顧王月虹時說起玉墜,只聽王月虹稱這是半塊玉佩,是小時候指腹為婚的信物。雖然從小相識相伴,但經(jīng)過多年的戰(zhàn)亂,家族沒落游離失所,這些年悲慘的遭遇,讓王月虹早已不記得那個指腹為婚人家的姓名和模樣。唯一留下的線索只有玉佩后的一個香字,只是誰也參不透這個字的意思。而且經(jīng)歷了世間疾苦后,王月虹已心如止水,只求平淡一生,不再奢求任何感情。活捉了王擋,按當(dāng)初的約定,趙匡胤將王擋送到官府。因連年爭戰(zhàn),中原大地早已失去法紀(jì)綱常。當(dāng)?shù)乜h令都不知道當(dāng)今皇上是誰,哪還有心思斷案。看到居然有人送匪首法辦,很是吃驚,也很敬佩在這亂世之中仍遵守法紀(jì),不亂用私刑的趙匡胤。因在山寨中被迫服藥,王月虹一直身子不適。高懷德和符昭壽受托將她送到趙匡胤洛陽家中休養(yǎng)。趙匡胤老母無意中看到王月虹身上的半塊玉佩想起前塵往事,再細(xì)細(xì)打聽下,方知此女正是趙匡胤從小指腹為婚的媳婦。但此時趙匡胤早已有了家室,而且王月虹似乎也并沒有想遵從父母之命的意思,只想隱居在道觀了此一生。趙母遂未說破,而是挽留月虹住在家中,并認(r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