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 第73集
- 第74集
- 第75集
- 第76集
- 第77集
- 第78集
- 第79集
- 第80集
- 第81集
- 第82集
- 第83集
- 第84集
- 第85集
- 第86集
- 第87集
- 第88集
- 第89集
- 第90集
- 第91集
- 第92集
- 第93集
- 第94集
- 第95集
- 第96集
- 第97集
- 第98集
- 第99集
- 第100集
- 第101集
- 第102集
- 第103集
- 第104集
- 第105集
- 第106集
- 第107集
- 第108集
- 第109集
- 第110集
- 第111集
- 第112集
無能丈夫以妻子抵押為債第111集劇情介紹
趙匡胤為討好徐蕊,將其家屬安置在京城。哪知徐蕊并不領情,仍對趙匡胤冷言冷語,反而暗諷趙匡胤要殺盡前蜀之人。趙匡胤發怒卻并未將其治罪,這讓華洋以為皇帝心里愛戀徐蕊,便自作主張將徐蕊叫到邇芙宮中。華洋本想讓徐蕊服侍皇帝,為皇帝分憂。為表誠意華洋還說出自己無法懷孕并愿讓出圣人之位。徐蕊執意不肯,華洋擺出圣人身份,威脅其如再疏遠皇帝,便打入冷宮。徐蕊認為是趙匡胤在背后唆使圣人威脅自己,在宮中無依無靠,便借為母親祈福之名到長清觀中求觀主崇陽真人收留,愿出家修行。宮女柳瑤匆忙回宮稟報。趙匡胤得知后命王繼恩到長清觀中阻止。崇陽真人懾于皇威,只好請徐蕊離觀回宮。徐蕊回到福寧宮中,趙匡胤早已在此等候。徐蕊斥責趙匡胤好色,假仁假義,利用圣人威逼利誘。趙匡胤聽后一言不發,起身離開福寧宮到邇芙宮,訓斥華洋。華洋覺得委屈,本是一心為皇帝著想,卻被人誤會。等徐蕊奉詔來到邇芙宮,華洋忙向徐蕊解釋,得到諒解。趙匡胤為安撫徐蕊,承諾追查孟昶之死,以正視聽。南唐國主李煜收到弟弟李從善送來的密信,立刻召見吏部尚書徐鉉和樞相林仁肇。待二人上殿,李煜以林仁肇布防辛苦為由賜御酒。林仁肇不疑有詐,一飲而盡,立時毒發身亡。一旁的徐鉉
"大唐之后的五代十國,是個混亂的年代。改朝換代之事時有發生,一朝天子一朝臣更是屢見不鮮,受戰亂之苦的老百姓無不希望能早日天下一統。此時一個天生異香的孩子出世,乳名香孩兒,他正是之后的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二十年后,成年的趙匡胤來到洛陽征兵營。他本無意從軍,但礙于身為禁衛軍統領的父親苦勸,這才不帶任何兵甲投軍。兵營負責人高懷德聽到趙匡胤居然說絕不會殺人,很是詫異。一旁的都尉符昭壽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上前就要教訓這個口出狂言的毛頭小子。不料趙匡胤一身真功夫,不用幾招就將符昭壽制住。高懷德見此人雖有好武藝卻執意不肯傷人,在軍隊里也是毫無用處,就成全了趙匡胤,讓他回家種地。回到家中,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見兒子回到家中索然大怒。為了避免趙匡胤不服兵役連累家族,趙弘殷就讓兒子收拾行李到復州找他的結拜兄弟王彥超收留。連年戰亂,盜匪四起。一伙以王擋為首的山匪血洗了開封附近的一處村莊。當地官府根本無心剿匪,只在事后到現場發表些虛張聲勢的嚴懲令,再找人把滿地的尸體就地掩埋了事。一個叫京娘的女子請求縣令為自己被殺的父母報仇,也被縣令以無錢剿匪為由推脫。京娘四處想辦法籌錢,但毫無成果,正發愁時看到路邊有一群人在賭大
符彥卿進宮便看到女兒符蓉,就明白發生了什么事。落座后,符彥卿只是和太后聊及舊事,并未說封王之事。他擔心由自己提出封王,會讓趙匡胤對光義起疑,后果不堪設想。回到府中,趙光義也認為岳丈有理,畢竟宦海難測。見女婿面有失望之色,符彥卿說出另一個人可提此事,國舅爺杜審肇。此人胸無點墨,舉止粗俗,且毫無城府。符蓉忙進宮,邀請這位國舅爺下榻外甥家。杜審肇本想住在宮中,但礙于宮中規矩,只能答應。隨后國舅爺來見趙匡胤,竟站立不拜。趙匡胤知道舅舅秉性,不與他計較。賜座后,杜審肇居然開口討要官職,讓趙匡胤哭笑不得。打發國舅離開后,趙匡胤向趙普問計。趙普看出趙匡胤的意思,便以漢朝呂太后擅用娘家人為官,最終至家門受誅的歷史,進諫不可為之。但趙匡胤自己不好開口,就找到母親。杜太后也認為此事不妥,答應親自向弟弟說明。杜審肇到了光義府上,趙光義和符蓉甚是熱情,剛坐下就有人來宣杜審肇入宮。一入宮,杜審肇就看到姐姐面色陰沉。杜太后斥責他自不量力,不許他再要官。說到氣頭上,杜太后連連咳嗽。國舅爺氣哼哼的回到趙府,趙光義給了他五千貫錢才讓他平息怒氣。符蓉趁機挑撥,說趙匡胤不顧光義,至今不封王。如果有了王爺之位,就能拿出更多錢
素蘭借口說自己孩子只和唐荳荳親近,要把唐荳荳留下來。沒辦法之下,沈父答應把唐荳荳留在沈府之中。蘇信義知道自己母親在回到沈府的過程中被人給殺了,心中悲痛不已,后悔沒有早點把母親給接過來供養。蘇信義和王紫宓見面,王紫宓要蘇信義答應自己,以后報仇的時候不能濫殺無辜,否則自己就和他們這些禽獸沒有什么分別。唐荳荳對于素蘭想辦法把自己留在沈家的事情非常感激,素蘭卻認為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是唐荳荳幫助了自己,這是應該的。威昌候和皇帝再次發生了沖突,皇帝認為袁江根本不會對付倭寇,但是威昌候卻認為袁江是個很有本事的官員,還說奏折上面都是一派胡言,太后相信了,要除去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不能讓他帶壞皇帝。皇帝大驚失色,幸好此時威昌候阻攔了下來。皇帝對于太后和威昌候都非常失望,認為即使是自己母后也有著對于權力的野心,不能夠完全信任。唐荳荳正在后院忙著,忽然有個胖乎乎的男子李三闖了進來,說沈家寶其實是自己的兒子。當初素蘭生下來一個死胎,自己看著于心不忍就把自己孩子放到了素蘭身邊,這個孩子其實是自己的。唐荳荳一開始不相信,找到了醫館接生的大夫以后才知道這是真的,李三貪圖富貴,把自己孩子給了素蘭。唐荳荳不忍心素蘭失去
見劉承祐殘酷不仁,趙匡胤動員軍隊向郭威效忠,大家群情激憤,反應熱烈。營帳內,眾將領力勸郭威稱帝。柴榮見郭威沉默不語就使了個眼色,趙匡胤心領神會取出一件黃袍披在郭威身上。眾將領和帳外大軍跪地山呼萬歲。郭威遂率軍攻入開封。后漢皇帝劉承祐見無力回天,在宮中自刎。公元951年,郭威登基,國號大周。趙匡胤雖有開國之功,但他并未貪圖享受,而是去澶州追隨柴榮。柴榮也一直在等著趙匡胤的到來。兩人有共同的抱負和血性,柴榮相信趙匡胤必能成為自己的能臣良將,協助自己一統天下。三年后郭威病故,傳位于養子柴榮。曾追隨柴榮的韓通連升三級,官運亨通,正自在家中聽著小曲。其子韓珪說起趙匡胤也連升三級,韓通氣就不打一處來。韓通此人心胸狹隘,因當年一件小事而對趙匡胤耿耿于懷。韓珪卻是個心懷大周的人。此時恰逢后漢殘余與遼國聯手來犯大周,韓珪讓父親舉薦趙匡胤為先鋒。韓通大喜,以為是借刀殺人之計,而韓珪卻是想看看趙匡胤是否真有才能。大殿之上,大臣正在和皇帝柴榮商議如何應敵。殿前侍衛趙匡胤上前力諫皇帝御駕親征,眾大臣反對,但久經沙場的柴榮卻是意氣風發。韓通趁機推薦趙匡胤為先鋒,柴榮不知有詐同意趙匡胤隨駕出征。韓通自以為得逞,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