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偷窺的欲望第57集劇情介紹
紀曉嵐在家親自給入獄的杜小月做飯,而和珅在和府卻擺酒席慶祝。紀曉嵐去牢房看望杜小月,杜小月的情緒低落,紀曉嵐在一旁好言相勸。 紀曉嵐到和府,和珅正在辦堂會,紀曉嵐巧言相辯,暗示和珅把杜小月關進大牢絕對不是一個聰明之舉,和珅表面上若無其事,但心里覺得紀曉嵐言之有理。 紀曉嵐又到南書房見皇上,乾隆以為老紀來說情,老紀不說情也不提牢中的杜小月如何,只是贊乾隆英明,乾隆卻聽著別扭。紀曉嵐把放杜小月和不放度杜小月的弊病都擺了出來,乾隆被說的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而且更加懷疑是自己把人關錯了。 紀曉嵐剛走,和珅就到南書房請皇上放了杜小月,表示小月是在自己府里被抓的,要是太后問起來自己那里扛得住,乾隆聽完真是有點懵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紀曉嵐去見太后,并講了一個極巧的笑話,在太后樂呵之時,紀曉嵐暗示那日的柯老板即是杜小月,老紀走后,太后派太監(jiān)打聽虛實才知道杜小月被關在牢中。太后到牢中見杜小月,表示自己也沒有辦法救杜小月,乾隆知道后大驚,親自到牢房探監(jiān),欲放杜小月,但被小月拒絕,只是在牢中把何文遠的冤情一五一十告知乾隆,乾隆無可奈何。 夏德赫知道皇上探監(jiān)的消息后急忙向和珅求救,和珅卻不以為然,表示放了
湘菱誤以為范子揚真的投靠了理郡王,十分生氣,和范子揚發(fā)生了爭吵,范子揚表示自己現(xiàn)在有不得已的苦衷,現(xiàn)在還不能把實情告訴她,湘菱不相信范子揚的解釋,憤而離開,拖著帶孕之身回到了范縣。慎郡王來到大牢里看鄭板橋,把最近的形勢告訴了鄭板橋,一向機智聰穎的鄭板橋獻出了一條計策。饒小梅和慎郡王說起了自己的困惑,之前在范縣,自己和陳軒遇到了一位自稱“艾四爺”的商人,他說范縣的大米很好,可以賣到京城,自己會為他們聯(lián)系買家,可是到了京城,這個所謂的“艾四爺”已經(jīng)不見蹤跡。饒小梅懷疑自己被騙了,沒想到慎郡王聽完后大笑了起來,因為他清楚地知道,所謂的“艾四爺”就是當今皇上。隨后,慎郡王帶饒小梅去見了皇上,繞小梅見到皇上后愣住了,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認為是騙子的“艾四爺”就是當今圣上,皇上給她解釋自己微服私訪,多有不便,所以化名為“艾四爺”。皇上、慎郡王和饒小梅一起商議,決定明天按照鄭板橋的計策行事。皇上率領眾親貴到獵場打獵,他故意讓大家分開追趕獵物,理郡王大喜,認為自己必須要抓住這次機會,他趁人不注意,把箭瞄準了皇上,“皇上”中箭倒下。一個守衛(wèi)的將士走了出來,指責理郡王蓄意謀害皇上。理郡王認為皇上已死,囂張
葛松兒帶著何文進吃喝玩樂,在飯館里,葛松兒把何文進打扮的人不人鬼不鬼,眾人取笑,葛松兒卻不以為然,反而在大庭廣眾之下在自己胳膊上刻上“何”字,何文遠很是感動,接著葛松兒欲在何文遠身上刻“葛”字,何文進痛不欲生。 朝上,眾官舊事重提,而紀曉嵐在朝上裝瘋賣傻,乾隆大怒,回到南書房練字時,突然察覺崔公公以前的舉動有些可疑。 皇上來到南紙店,南紙店老板發(fā)現(xiàn)乾隆的字體和當今圣上頗為相似,打算和乾隆做一筆交易,卻被急忙趕來的和珅攪亂,最后二人在南紙店買了一副號稱是紀曉嵐的字——“夜來香”后離開。 葛松兒把何文進住的客棧買下,結果何文進被柱子等人利用,成了他們招攬生意的工具。杜小月到客棧找到何文進,覺察到事情有些蹊蹺,欲勸何文進不要越陷越深,這時葛松兒出現(xiàn),并且醋性大發(fā),威脅何文進如果以后再和杜小月來往,自己就死給他看。 在酒樓中,乾隆、和珅遇見了唱岔曲的紀曉嵐,紀曉嵐發(fā)現(xiàn)后,羞愧難當,趕緊隨乾隆回宮。 乾隆在南書房怒斥紀曉嵐,和珅在一旁添油加醋,而紀曉嵐又開始胡言亂語,皇上把“夜來香”三個字拿給紀曉嵐看,紀曉嵐表示字是自己寫的,但是是斷章取義后,再拼在一塊的。紀曉嵐現(xiàn)場演示,并拿出確鑿的證據(jù),乾隆
費姑的親生兒子李俊從興化金家莊來到了范縣,他來到縣衙,把自己的遭遇告訴了鄭板橋。原來,李俊此番前來是做生意,范縣一位姓管的菜商也是興化人,他從李俊那兒定了一車的茨菇,談好價錢是八錢一文,李俊收集了整個金家莊的百姓種的茨菇,來到了范縣。姓管的菜商突然壓價,提出七文一旦,李俊同意了,但姓管的菜商突然又提出要李俊把茨菇洗干凈,否則就五文錢一旦,可是茨菇一洗很容易放壞,把一車洗完再賣更是不可能的事。李俊找到鄭板橋,希望哥哥能幫他主持公道,但沒想到鄭板橋聽后哈哈大笑,費姑和李俊不知為何。鄭板橋解釋道自己可以審案斷案,卻不能強行命令別人買李俊的茨菇,天下沒有這樣的道理,但是自己另有妙計,要李俊準備好一桶泥水,等到明天在買菜的地方看到自己的時候把水潑到那位姓管的菜商那里。第二天一大早,縣衙門口,官轎已備好,巡街的牌子也被拿出來,鄭板橋穿著官府意欲坐轎離開,從街上回來的饒小梅看到這一幕大吃一驚,她問鄭板橋突然把官轎抬出來是為何,鄭板橋如實回答,表示自己要巡街,繞小梅不解,因為鄭板橋上任之初,曾命令來福等人把這些牌匾收起來,來表示自己巡街不要眾人開道。鄭板橋聽后佯裝忘記自己曾經(jīng)說過這番話,要大家等下在自
大殿之上,皇上又提起治河經(jīng)費之事,眾官無計可施,就連紀曉嵐也束手無策,最后有人開始推舉和珅,乾隆表示考慮。 乾隆來到茅廁看望和珅,和珅受寵若驚,接著在皇上面前大表忠心,并想以死謝罪,結果被皇上阻攔。 第二天早朝,皇上提出重新啟用和珅之事,有大臣支持,并曰“使功不如使過”,最后乾隆命和珅以巡察御史之職籌備治河經(jīng)費。 和珅用盡心思去籌備銀兩,在城門口加了很多稅收的條目,并親自到各個大臣家收刮不義之財。和珅來到紀府公報私仇,雖然沒有找到賬款,但還是把紀府搞得亂七八糟。 紀曉嵐向皇上狀告和珅,而皇上卻說和珅此舉也是沒有辦法而為之,現(xiàn)在還是以籌辦經(jīng)費為主。 最后和珅戴罪立功,如期把經(jīng)費籌齊,并且官復原職,眾大臣來到和府慶祝,而紀曉嵐留下一句“好自為之”之后拂袖而走。 杜小月解勸紀曉嵐,此時乾隆帶和珅來到紀府,夸紀曉嵐廉潔奉公,和珅也假惺惺的表示要痛改前非,向紀曉嵐道歉。乾隆稱二人雖各有利弊,但缺一不可,還是共同攜手一起輔佐大清才是王道。 這日退朝之后,皇上待眾臣離去之后留下紀曉嵐、和珅,詢問二人最近的動向,紀曉嵐借機給皇上講了一個關于狐貍的故事,乾隆突然問和珅、紀曉嵐,誰是狐貍,君臣三人大笑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