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相棒第23季電視劇第13集劇情介紹
在沈家管家德叔的陪同下,珍珠帶著貼身侍女紅蕊,一路女扮男裝,去了咸陽。遠近聞名的醉仙樓,一年只出一壇醉仙翁酒,此酒清爽甘甜,世間罕見。而江湖上有一個“萬事通”,他遍知天下事,可以回答世人的任何問題,但行蹤不定,只是這萬事通獨愛美酒,尤其是醉仙翁酒,只要誰得到了醉仙翁,萬事通就會尋味而來,持酒之人便可以得到一個問萬事通問題的機會。珍珠女扮男裝來到了醉仙樓,醉仙樓的規矩是誰能在作詩比賽中拔得頭籌,就可以帶走這瓶醉仙翁。滿腹才華的珍珠力壓眾人,贏得了比賽,可是沒想半路殺出個廣平王李俶,他化用李白的詩句贏得了比賽,帶走了醉仙翁酒。珍珠不肯就此罷休,她想問萬事通救命恩人的問題,便騎著馬追趕李俶想討回酒,卻無意中撞見李俶被人追殺,縱使李俶身手不凡,也寡不敵眾。幸虧珍珠及時趕到,千鈞一發之際騎馬救走李俶,飛馳至一間澡堂。那些殺手仍在追趕,李俶便和珍珠換了衣服躲在了水中,眼看珍珠不能再憋氣,兩人即將暴露,李俶吻了珍珠,待殺手離開才松手,珍珠給了李俶一巴掌,李俶不解為什么眼前的這位沈兄為何如女孩子一般嬌羞,但李俶感念珍珠的救命之恩,知道珍珠也想去找萬事通,便帶著她一同前往,兩人協商后,決定每人只問萬事通
李俶帶著珍珠去東宮拜見父王和太子妃張氏,寒暄幾句后,太子和李俶到書房議事。太子分析了目前朝中的局勢,感慨盡管楊國忠被禁足一年,但是朝中勢力仍在,東山再起是遲早的事,要李俶給崔彩屏正妃之位,進而拉攏楊國忠。李俶斬釘截鐵地拒絕了,他告訴父王,自己不會和楊國忠此等奸佞之人同流合污,而且,珍珠是自己摯愛的人,自己早晚會把王妃之位給予珍珠。太子看李俶此番如此決絕,也只能無奈作罷。張氏帶著珍珠在宮里閑逛,珍珠提出想到尚宮局觀賞工藝品,張氏欣然應允,命人到尚宮局通報。到了尚宮局的珍珠翻閱了圖冊,得知在沈家出事之后到尚宮局更換令牌的只有太子府的人,聯想到自己參加采選時,太子力保自己,將自己留在廣平王府,更加確定了李俶就是陷害沈家的兇手。自以為得知了真相的珍珠傷心難耐,她覺得自己癡心錯付,愛上了仇人,失魂落魄地走了出去,不自覺間走到了兩人當初跌落懸崖后待過的茅草屋,也是在那里,珍珠向李俶表明了心意。珍珠打量著茅草屋的一切,腦子里是兩人在這里度過一晚的美好回憶。突然,珍珠在茅草中發現了一只玉哨,和自己在沈家事發后在父親書房找到的玉哨一模一樣,珍珠愣住了,這枚玉哨為她的猜想增加了新的佐證。李俶不見珍珠回府,
李俶把何靈依叫到了書房,詢問宣紙的事情,何靈依堅持表示宣紙一事和自己無關,還要以死明志。李俶饒了她,一來手中沒有確鑿證據,二來何靈依跟隨自己多年,如果沒有確鑿證據就處置她,也擔心其他的死士心寒。但李俶根據何靈依的反應推斷,她是有嫌疑的,所以李俶吩咐風生衣以后的事項要多加小心,重大決議不可讓何靈依知道。文瑾閣,珍珠把自己的推斷告訴了慕容林致,其實,自己流產和崔彩屏流產都是何靈依一手所為,是何靈依暗中把調換了自己和崔彩屏的藥,這樣,崔彩屏才會誤喝了有商陸的安胎藥。同樣的,何靈依也沒有放過自己,從李俶離京后,自己就開始接觸賬本,所用的宣紙皆為被牛膝草浸染的,慕容林致表示如果照珍珠接觸宣紙的時間長度來算,牛膝草的分量是足以導致她滑胎的。聽完珍珠的推測,慕容林致連連感慨何靈依心思詭異,但是不解何靈依為何要這么做,珍珠表示,何靈依這么做,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她愛李俶,所以容不得他身邊有任何女人。珍珠躺在床上,心中十分悲涼,為自己的孩子,也為沈家的滅門案。李俶走了進來,想要喂珍珠吃藥,但是珍珠看到他進來就別過了頭,兩人不歡而散。崔彩屏失去了孩子,加上李俶一直沒有來看望自己,抑郁失落的崔彩屏精神已經有些
李泌認為,皇后將會母儀天下,也為后宮起到表率的模范,因此應當選取品行和名聲都無可挑剔的女性,沈珍珠雖然與李俶伉儷情深,并且多次搭救李俶于危難之中,但世人不會知道這些事,他們只知道沈珍珠多次流落民間,曾經被稱為安慶緒的“大燕皇后”,有著太多解釋不得,又無法解釋的名聲,如果封后,天下人和后宮都會以她為榜樣,甚至會在不斷拉低綱常倫理的過程中造成社會動蕩,不利于皇權統治,因此率領眾臣堅持進諫,請求不要立沈珍珠為皇后。雖然一直不承認,但李俶從來都是將沈珍珠列于天下之先,見大家都不讓她立沈珍珠為皇后,心里實在窩火,也跟著上來了拗勁,以登基大典相要挾,強硬的要求什么時候冊封沈珍珠為皇后,什么時候再舉行登基大典。隨后便怒氣沖沖地甩開一干大臣,揚長而去。靖瑤身體稍微有點恢復,便出門去散散步,順便想找沈珍珠聊聊天,正在花園中漫步走著,就看見李俶一臉怒氣地在花園里橫沖直撞,本想著要避開他,結果躲避不及,只好見面行禮。一見到靖瑤,李俶便把剛才的怒火忘到九霄云外,關切地囑咐起靖瑤來,說林致警告過,不能讓靖瑤隨便下床走動。聽靖瑤說要去找沈珍珠聊天,李俶就覺得很少見,加上之前沈珍珠找借口偷偷溜去見她,李俶便覺得他們
李沛言跪倒認錯,自愿革除王爵,唐王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二天一早,夏侯準時來上早朝,當著文武百官向唐王請辭,唐王當場恩準,并向他詢問十五年前林光遠將軍一案的始末,夏侯堅稱林光遠通敵叛國,唐王懇請他拿出證據,夏侯借口查無實據,并且當眾指出唐王之所以揪住此事不放,就是逼他向寧缺認錯,他堅信自己沒錯,林光遠就是該死,還警告唐王不要總是聽命于夫子的命令,是無數征戰沙場的官兵在保護唐國的安危,而不是那個破敗不堪的書院,夏侯自詡戎馬一生,為唐國李霞赫赫戰功,他手下的鐵騎可以橫掃天下,譴責唐王不該為了一件舊事為難他,唐王堅持要為林光遠將軍平反,逼夏侯認罪,夏侯氣得暴跳如雷,叫囂全天下沒有人可以審判他,然后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夏天躲在屏風后面看得清清楚楚,她扼腕嘆息。唐王望著夏侯遠去的背影,氣得咬牙切齒,當場宣布退朝,一言不發回到后宮,夏天戰戰兢兢跟在后面不敢靠近。夏侯一出宮門。就看到寧缺和桑桑冒雪等他,李沛言和滿朝文武也隨后趕來,寧缺明確表示他從逃離將軍府的那一天就立下誓言,要為林光遠翻案,讓夏侯親口認罪,李沛言威脅寧缺沒有權利殺死歸老的夏侯,寧缺提出要和夏侯生死決斗,他拔刀左手割掌,鮮血頃刻間染紅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