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余華第8集劇情介紹
雷德鑲因殿上受辱,終日郁郁寡歡,不久即病重。劉溫叟與盧多遜探望時,雷德鑲仍憤憤不平,稱皇帝寵信宰相,定會招致趙普恃寵而驕目無君王。盧多遜出雷府后即進宮見駕,奏報雷德鑲病情。趙匡胤得知雷德鑲病重心生悔意,特命程德玄至雷府醫治。程德玄從雷府回來上殿回奏,雷德鑲已病入膏肓,恐命不久矣。趙匡胤一聲嘆氣,只恨自己未顧及讀書人的顏面,以至忠臣隕沒,遂命趙光義代自己看望雷德鑲。雷府中,雷德鑲得知皇帝仍關心自己,心中感激。但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臨終前請趙光義日后多多關照兒子雷有鄰。趙匡胤得到雷德鑲的病逝的消息后,也深深自責。符蓉仍不死心,繼續到福寧宮中巴結徐蕊。徐蕊此時已換下孝服,穿上淡雅服飾。符蓉想送首飾,見徐蕊拒絕便將首飾盒放于桌案上,無意中打翻筆筒。筆筒底下赫然印著“乾德四年鑄”的字樣,符蓉大吃一驚。回府后,符蓉說與趙光義。趙光義也很詫異,現在是乾德三年,如何會有四年的筆筒。與盧多遜商議后猜測可能是前蜀年號。當初定年號時,皇帝曾要求必須是前朝未用過的年號,時任樞密史的趙普提出“乾德”年號,眾人皆無異議。如今得知前蜀早已有此年號,趙光義打算用此事打擊趙普。趙光義隨即進勤政殿見駕,奏上徐蕊書房筆筒
大梁后宮之中一片神旗符幡,原來是太子患病,荀皇后請來了濮陽纓上師給太子驅邪。濮陽上師手握轉煙爐行法,道行似乎頗高,儀式過后,太子已略好轉。濮陽上師離宮之際遇到荀白水和宋浮。上師直言宋浮臉色暗沉,有運數衰微之兆,晦氣自北方而來,這話嚇了宋浮一跳,不過上師卻不多說,告辭離開。宋浮大怒,他對這些神神鬼鬼的事頗不相信,對著上師的背影怒斥其不過是個白神教的術士罷了。荀白水對白神教似乎有些信奉,辯稱濮陽纓入宮之后,皇帝與太子的身體都略有康復,作用明顯。大同府,宋浮派出的師爺段桐舟已經先行趕到,大同的張府尹是宋浮的門徒,關系太過明顯,犯不上避嫌了。張府尹告訴段桐舟,沉船當日,有艘小客船剛巧跟在補給船后面,而且船上還有濟風堂的大夫,救下了好多人,所以在處理沉船封口的事上頗為麻煩。他本不想留下活口,但派去的人雖然撞沉了小客船,可一個船夫卻帶著那三名大夫逃走了。段桐舟怒言既然知道是濟風堂的大夫,為何不直接上門抓人。張府尹顧忌濟風堂的名聲和勢力,不敢貿然行動。段桐舟卻顧不得這么多,立刻就要張府尹上門搜查。可段桐舟不知的是,張府尹之所以找不到逃走的四人,是因為大夫們逃到了皇室宗親萊陽侯蕭元啟的府上。蕭元啟愛好
張瓊很快就從百余名石匠里挑出一個技藝高超,性格穩重的石匠。待張瓊退下后,趙匡胤取出一張字條,讓石匠在密室中將字條中的內容刻在石碑之上,且不能讓其他人知道鑿刻的內容。石碑刻好后,趙匡胤命人修建了一座大殿,名為“誓碑殿”。稱得世外高人金句,“以文治國得長久”,因此刻于碑上。以后凡有大典或新君繼位,皇帝均要到此祭典,并入殿默讀誓辭,其他人不得靠近。但實際上碑上所刻文字為三條,保柴氏一門平安,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子孫有悖此誓者天滅之。新年到來,宮中吃團圓飯。除杜太后、趙匡胤和月虹外,還有長子德昭、次子德芳及兩位公主。席上趙匡胤考問起功課,德芳尚幼未啟蒙,兩位公主對答如流,唯德昭結結巴巴。回內殿后,趙匡胤向月虹說出,擔心德昭恐無法繼承大位。次日上朝,群臣朝賀。趙匡胤讓魏仁浦頒布新年第一道詔書即推廣以文治國的大方針。這讓武將心有不滿,高懷德出班奏道天下初定,不能此時重文輕武。趙匡胤遂安撫之。同時趙匡胤又表彰魏仁浦前次上奏張瓊之事,如唐時魏征。也算是平衡文武之間的不滿情緒。隨后長春節,趙匡胤在大殿之上設宴請文武大臣品嘗新酒,并讓大家暢所欲言。席間趙匡胤又分別請高懷德和魏仁浦飲酒,以示文武并用之
蕭平旌被云姐劃傷了一刀,由此中了霜骨之毒,而這種劇毒竟然會在人體中潛伏三日才會爆發出明顯的癥狀。蕭平旌毒發在長林王府中,被連忙送到了濟風堂。黎老堂主親自上手也不過只能穩住毒性,他鄭重得告訴蕭平章,蕭平旌已經中毒三日,無藥可解了。林奚聽得此言,驚得身形一個踉蹌,站立不穩。蕭平章更是被弟弟情形嚇得發愣,他求黎老堂主一定要救得蕭平旌的性命,然而黎老堂主卻告訴他,霜骨一旦發作,便已無解,這是事實,現在所能作的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還讓蕭平章心中早做準備。此時的濮陽纓正躲在他的山洞里,準備借助霜骨之毒水和玄螭之膽治療他的心脈之傷。原來在霜骨毒發之前,服用玄螭之膽七個周天便可以解毒。但也只是解毒而已,并不能直接給人增加功力。若要治療他的心脈之傷,必須由濮陽纓的徒弟服下霜骨之水,并用玄螭之膽解毒。隨后在徒弟體內的藥血融合成一處之后,再把血過給濮陽纓便可治好他的心脈損傷。但如此一來,濮陽纓的徒兒就會因為氣血敗壞而在幾個月內死去。濮陽纓徒兒還想求其放過自己,然而濮陽纓卻稱,他這個徒兒正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根骨最適合過血給他,本身就是治療他的病的容器而已。林奚竟也知道濮陽纓所用的這一方法,但黎老堂主卻稱
趙普感覺在朝堂內與沈義倫等分歧日深,為培植自己的勢力,特意舉薦好友吏部執事楚昭輔帶誓書、鐵券赴揚州頒旨。趙普知道,圣旨里要收李重進兵權并將其移鎮青州,再加上吳越國已交出其密信,李重進必會造反。但翰林院知事盧多遜與揚州監軍安友規是多年好友,其可從中接應楚昭輔。揚州城,楚昭輔宣讀了趙匡胤的圣旨。李重進不動聲色,跪授了誓書鐵券。楚昭輔也私下見過安友規,遞上盧多遜的書信。安友規與李重進本有不和,愿幫助楚昭輔探聽李重進動向。果然李重進決意反宋,派人暗殺楚昭輔。安友規偷偷瞞著李重進救下楚昭輔。李重進封韓珪為大將軍,總領討宋事宜。韓珪要聯合南唐,愿用江北十四州之地交換。南唐國主李璟,忌憚大宋軍隊,派使將李重進的書信和自己的親筆國書交給大宋,愿與大宋永世交好。楚昭輔多日不歸。趙匡胤收到南唐國書,知道李重進已反,遂下詔再勸李重進收回大軍,以免生靈涂炭。趙光義提出策反安友規,被采納。盧多遜遂扮成乞丐入揚州城見到安友規,將安友規的家人打份成乞丐混出城。安友規也帶著六名將領和楚昭輔逃出揚州城,投降大宋。李重進察覺后,關閉城門加緊訓練準備迎戰大宋軍隊。趙匡胤見李重進執迷不悟,便御駕親征,帶領大軍抵達揚州城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