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 第73集
- 第74集
- 第75集
- 第76集
- 第77集
- 第78集
- 第79集
- 第80集
- 第81集
- 第82集
- 第83集
- 第84集
- 第85集
- 第86集
- 第87集
- 第88集
- 第89集
- 第90集
- 第91集
- 第92集
- 第93集
- 第94集
- 第95集
- 第96集
- 第97集
- 第98集
- 第99集
- 第100集
- 第101集
- 第102集
- 第103集
- 第104集
- 第105集
- 第106集
- 第107集
- 第108集
- 第109集
- 第110集
- 第111集
- 第112集
- 第113集
- 第114集
- 第115集
黑道少爺愛上我第七集第91集劇情介紹
貴寧別有用心地將小月的真實身份告訴紐氏,紐氏懷疑海升與小月有染。紀曉嵐提醒海升防備和珅,并泄漏了小月的真實身份。海升聞言愕然。紐氏勸海升歸順和珅,遭到海升的斷然拒絕。紐氏佯裝上吊,卻不知貴寧暗中將上吊繩系成死扣,于是一命嗚呼。貴寧借機大鬧靈堂,指出紐氏是被海升謀害致死。步軍統領衙門經過尸檢確認紐氏為自縊身亡,貴寧不服。和珅讓貴寧咬定紐氏是他殺,并讓女婿綿慶以繼承皇位為餌拉攏步軍統領衙門總督綿思。綿恩同意將此案轉給刑部復檢。刑部復檢的結果與初檢結果如出一轍,貴寧仍不予認可。和珅表示一切均在自己掌握之中,指使貴寧告御狀,誣蔑驗尸官為迎合紀曉嵐而謊報案情。
乾隆邀如玉共眠,如玉只得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和珅以小月要挾紀曉嵐交出八哥,紀曉嵐無奈答應。太后親臨四庫館,見到才貌俱備的如玉甚是喜歡。太后召小月進宮,紀曉嵐囑咐小月告訴太后和珅家有一只會說人話的八哥。太后欲將小月許配給如玉。太后和乾隆興沖沖地要看和珅的八哥,和珅得意之余卻發現往日甜言蜜語的八哥此時只會痛罵太后。紀曉嵐表示自己還有一只會說賀詞的八哥,但要用金煙桿來換。和珅無奈應允。和珅以獻鳥博得太后歡心,本以為乾隆會指派自己擔任總纂官,誰知皇上以紀曉嵐找回煙桿為由讓其官復原職。乾隆經過和如玉的接觸,已對其產生愛慕之情,他命和珅阻攔如玉和小月的婚事。與此同時,紀曉嵐對如玉表示只有同意與小月的婚事,才能救出戴沾。
十四王爺心生惻隱之心,情急之中沖上前來與皇上閑談敘舊。皇上以半片金鎖設問王爺家事,引得冷眼旁觀的四姑娘憤憤不已。原來她與皇上有殺父之仇。皇上與王爺推杯換盞之際,忽然遭遇一群刺客。授命保駕的福康安率伏兵與之展開混戰。雖是兩主對陳,四姑娘的出手不凡還是深深地打動了福康安的心。 紀曉嵐以大內祭天的樂曲期望引起皇上的注意,莫愁警,迅速將之隔離,并趁機再次俘虜和。二人困在孤島之上,不免談天說地,無論是為官之術還是為人之道,紀曉嵐與和的見解都格格不入,雖然滔滔不絕,卻話不投機。用盡了心思,打碎了算盤,和棄紀曉嵐于不顧,兀自浮水沈生而去,驚魂未定,便與福康安密謀,一心要將調查云州貪污案的紀曉嵐置于死地,深恐他一旦自由,必定會對亦涉及此案的自己不利。 紀曉嵐被莫愁挾持到戲班,在后臺,他一邊憑借著驚人的記憶力默寫帳冊,一邊替不通文墨的小月書寫要上演的劇目招,那瀟灑自如的筆墨字跡張貼在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戲園門前,立刻引起了途經此地的皇上注意。
乾隆為求息事寧人,將馮海釋放以保恒文。紀曉嵐說服乾隆。對恒文立案處置只差先前一個約定,孰知此時賽花紅來到朝上,并答應將汝窯贈與老紀。事已至此,乾隆只好遵守先前諾言,按紀曉嵐之意辦案,將恒文押入宗仁府聽候發落。原來賽花紅與馮海本是夫妻。事明后,胭脂鋪重新開張,君臣三人前去捧場,場面甚為歡鬧!"
紀曉嵐不肯循親枉法,力數薛大老板之罪狀,皇上無言以對,和巧言令色,深通馬屁術和離間術,莫愁聞知老夫人既是貪案的罪魁禍首,想到為此犧牲的黃克明,舉劍直指老夫人,并慷慨陳詞,欲報仇血恨,皇上深為震驚,迫于情勢,決定親自出馬,弄清案情,查明真相。 紀曉嵐與和天生一對冤家對頭,一旦相見,便免不了冷嘲熱諷。和建議以無關緊要的人物做替罪羊洗清柳志夫人的污點,紀曉嵐豈相從,柳志夫人痛訴多年來失子之痛,才為彌補失落感,用金錢報仇世人。皇上矛盾不已,紀曉嵐毫不手軟,斷然判案,不惜身家性命。柳志夫人自知罪孽重,不忍再為難皇上毅然服毒自盡。 一日,紫禁城內,君臣又聚在一起,為奶娘命案一事產生歧義,和深知此案頗多詭異,不愿輕易牽掛上身,紀曉崗卻明察秋毫,知此中大有文章,正欲深入調查,御醫呂長安卻越獄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