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 第73集
- 第74集
- 第75集
- 第76集
- 第77集
- 第78集
- 第79集
- 第80集
純情羅曼史第二季第69集劇情介紹
紀曉嵐來到南書房,和皇上說自己做了一個怪夢,正當紀曉嵐解夢之時,和珅來到。和珅得知紀曉嵐的夢之后,說自己可解此夢,于是把先主在青化山的典故講了出來,紀曉嵐暗笑和珅中計,提議皇上親自去青化山拜祭先主,和珅連忙阻攔,乾隆也以公事繁忙為由沒有應允。 紀曉嵐來到和府,詢問青化山修建忠義祠花費100萬的事,和珅百般狡辯,紀曉嵐不動聲色,回到紀府讓小月幫忙。 杜小月來到皇宮學起狗叫,鬧得皇上心神不定,次日,皇上召見紀曉嵐,并把聽見狗叫之事告知紀曉嵐,紀曉嵐稱這正和青化山的典故中黃狗救先主的故事呼應,也許在冥冥之中先主在青化山互換著乾隆,乾隆動了心。 早朝之上,皇上決定去青化山的忠義祠祭祖,讓和珅留在朝中籌備治河經費。在去青化山的路上,和珅從京城追趕過來,列出百般理由讓乾隆回京,但乾隆執(zhí)意要去青化山,和珅只好一邊想辦法留在皇上身邊,一邊想對策如何能過此關。 福貴派師爺林末沖來見和珅,和珅得知忠義祠根本沒有修建好,急忙拿銀子讓劉全和林末沖去修建忠義祠,自己在這邊拖延皇上的時間。 和珅利用美人計,讓乾隆天天沉浸于美色之中,而放慢了前進的步伐,這可急壞了紀曉嵐。
密命暗查 各施各法 紀曉嵐雖被命親為和珅點煙,但暗將辣椒苗加于煙絲中,讓和珅嗆鼻難咽,苦不堪言。紀曉嵐更看出乾隆將要他執(zhí)行密令。和珅從親信得知宮中皇親國戚盡數外游,估計必定有事發(fā)生,開始暗自盤算。 和珅托鏢局將密函送交河間府;而無巧不成話,馬如風與虎妹亦適逢河間府廟會,更在混亂間發(fā)生誤會。虎妹竟誤將知府俞定中當成馬如風,將騙來銀票盡數捐贈,馬如風則誤將俞鐵心當成虎妹,更因此被人毆傷。及后,常媽發(fā)現虎妹所捐俱為京城銀票,誤以為她是格格。另一方面,紀曉嵐于河間府城外遇上大批流離失所的饑民,因此要求開放上繳貢糧賑濟災民;但地方官僚竟不理睬,紀曉嵐遂以煙槍為記,促其若有刑責,盡歸于他。 俞鐵心出題一試以證紀曉嵐身分,要求紀曉嵐寫出早年贈與劉羅鍋對聯。不料紀曉嵐竟出錯,被認定為假冒者。另一方面,馬如風以為官兵追捕,攜同俞鐵心作為診金的家傳金釵逃走,加上虎妹的不拘小節(jié),常媽更認定她是格格。
紀曉嵐、和珅在公堂之上審問福貴,和珅暗示福貴推卸責任,紀曉嵐欲鼓動在場的百姓說出福貴的種種劣跡,但是百姓迫于福貴的淫威,而不敢伸冤,還繼續(xù)說福貴是好官,紀曉嵐沒辦法只好不了了之。 皇上詢問結果,紀曉嵐點出幕后黑手就是和珅,而和珅卻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些皇上都看在眼里,并沒有發(fā)表意見。 乾隆、紀曉嵐又來到忠義祠,經過紀曉嵐的百般相勸,皇上決定親審福貴。 大堂之上,杜小月帶出福貴的爪牙,爪牙對福貴的罪責供認不諱,百姓在皇上面前也開始訴說自己的冤情,最后福貴看大勢已去,臨危之時把和珅供出,皇上處斬福貴,和珅嚇得攤在一邊。 和珅被押解回京,路上和珅大喊冤枉,求紀曉嵐給自己求情,紀曉嵐說和珅罪有應得。 大殿之上,乾隆問眾臣如何處置和珅,大部分人都勸皇上殺和珅,乾隆問紀曉嵐,紀曉嵐沒有發(fā)表意見。 劉全探監(jiān),把朝上的事告知和珅。沒過幾日納吉被處斬,和珅覺得自己的時日也不多了。 紀曉嵐看望和珅,和珅大義凌然,讓紀曉嵐告訴皇上不要因為自己而破了大清的例律。紀曉嵐把所見所聞稟告皇上,乾隆最后還是不忍殺和珅,決定讓和珅清理宮中的茅廁,和珅感激涕零,而且把茅廁管理的井井有條。
費姑的親生兒子李俊從興化金家莊來到了范縣,他來到縣衙,把自己的遭遇告訴了鄭板橋。原來,李俊此番前來是做生意,范縣一位姓管的菜商也是興化人,他從李俊那兒定了一車的茨菇,談好價錢是八錢一文,李俊收集了整個金家莊的百姓種的茨菇,來到了范縣。姓管的菜商突然壓價,提出七文一旦,李俊同意了,但姓管的菜商突然又提出要李俊把茨菇洗干凈,否則就五文錢一旦,可是茨菇一洗很容易放壞,把一車洗完再賣更是不可能的事。李俊找到鄭板橋,希望哥哥能幫他主持公道,但沒想到鄭板橋聽后哈哈大笑,費姑和李俊不知為何。鄭板橋解釋道自己可以審案斷案,卻不能強行命令別人買李俊的茨菇,天下沒有這樣的道理,但是自己另有妙計,要李俊準備好一桶泥水,等到明天在買菜的地方看到自己的時候把水潑到那位姓管的菜商那里。第二天一大早,縣衙門口,官轎已備好,巡街的牌子也被拿出來,鄭板橋穿著官府意欲坐轎離開,從街上回來的饒小梅看到這一幕大吃一驚,她問鄭板橋突然把官轎抬出來是為何,鄭板橋如實回答,表示自己要巡街,繞小梅不解,因為鄭板橋上任之初,曾命令來福等人把這些牌匾收起來,來表示自己巡街不要眾人開道。鄭板橋聽后佯裝忘記自己曾經說過這番話,要大家等下在自
鄭板橋和饒小梅一起去富商承包的工程現場查看情況。來到錢為承包的修補城墻的地方,饒小梅不小心撞到了一位勞工,一詢問才知道,錢為請了一個監(jiān)工在這里查看情況,要每位在這里工作的災民每天先挑夠五十擔黃泥,之后的工作才開始計工錢,鄭板橋得知后十分生氣,本是造福于流民的工程成了錢為壓榨百姓,借機發(fā)財的工具。鄭板橋和饒小梅回去的路上,很遠就聽到一個小孩的哭泣聲,走近了看到一位虛弱的母親靠著枯樹躺著,一旁哭泣的孩子要母親堅持一下,馬上就有肉吃了,一邊說一邊把地上的碎片對著自己的隔壁,鄭板橋和饒小梅急忙走上前去,阻止了這個孩子,虛弱的母親也強撐著睜開眼,告訴眼前的祿兒,自己可以撐得下去,要他不要做傷害自己的事情。鄭板橋背著祿兒母親,帶著祿兒一起回到了衙門。陳軒把過脈后把祿兒拉到了母親跟前,要他陪母親說說話,母親自知將不久人世,囑托祿兒到舅舅家生活,舅舅會照顧他的,即使舅媽對他不好,要他堅強地忍著。陳軒和饒小梅聽到祿兒母親的話,于心不忍,來到了門外,饒小梅要陳軒救救祿兒的母親,但陳軒表示這些災民本來就體弱,連日的饑餓無異于雪上家霜。鄭板橋痛心疾首,表示明天自己要開倉放糧。饒小梅聞言大驚,因為開倉放糧必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