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鳳囚凰電視劇全集免費觀看第63集劇情介紹
宋軍與漢遼聯(lián)軍大戰(zhàn)。楊繼業(yè)驍勇,大遼兇猛,宋軍大敗。戰(zhàn)報傳來,宰相趙普再次建議議和。趙匡胤和趙光義均認為此時不可罷兵示弱。趙普苦勸,趙匡胤只好暫時休兵,等待時機。不久后,大遼國主耶律璟被殺,遼國大亂,無暇顧及聯(lián)漢抗宋之事。趙匡胤立刻決定三日后親征太原,不想掌管財政的計相楚昭輔在上次伐漢后未及時籌備糧草軍需。楚昭輔想求趙普幫忙,但趙普也無從幫起。趙光義則用開封府儲備的糧草解了楚昭輔的燃眉之急。楚昭輔對趙光義更是忠心,說出趙普管家李可度借漕運販賣私貨,正與雷有鄰相印合。趙光義讓楚昭輔多多留意宰相府上之事。公元969年,趙匡胤親率二十萬大軍討伐北漢。一路大敗楊繼業(yè),兵臨太原城下。此時趙匡胤對楊繼業(yè)已是心心相惜,只盼有朝一日能收入麾下。在查看了太原地形后,趙匡胤命人佯裝攻城,張瓊則帶兵決堤準備水淹太原。為免殃及百姓,趙匡胤事先派人射招降書入太原城。北漢宰相郭無為力勸國主劉繼恩投降,卻被其他大臣誣陷投敵。郭無為只好以死相諫。劉繼恩將郭無為的頭顱懸掛于城頭,以示堅決不降。趙匡胤見其冥頑不靈,下令灌城。不幾日太原城墻開始坍塌。劉繼恩親自上城頭督戰(zhàn),楊繼業(yè)率軍奮力反抗。此時恰逢連日大雨,宋軍損失慘重。
趙匡胤為討好徐蕊,將其家屬安置在京城。哪知徐蕊并不領(lǐng)情,仍對趙匡胤冷言冷語,反而暗諷趙匡胤要殺盡前蜀之人。趙匡胤發(fā)怒卻并未將其治罪,這讓華洋以為皇帝心里愛戀徐蕊,便自作主張將徐蕊叫到邇芙宮中。華洋本想讓徐蕊服侍皇帝,為皇帝分憂。為表誠意華洋還說出自己無法懷孕并愿讓出圣人之位。徐蕊執(zhí)意不肯,華洋擺出圣人身份,威脅其如再疏遠皇帝,便打入冷宮。徐蕊認為是趙匡胤在背后唆使圣人威脅自己,在宮中無依無靠,便借為母親祈福之名到長清觀中求觀主崇陽真人收留,愿出家修行。宮女柳瑤匆忙回宮稟報。趙匡胤得知后命王繼恩到長清觀中阻止。崇陽真人懾于皇威,只好請徐蕊離觀回宮。徐蕊回到福寧宮中,趙匡胤早已在此等候。徐蕊斥責(zé)趙匡胤好色,假仁假義,利用圣人威逼利誘。趙匡胤聽后一言不發(fā),起身離開福寧宮到邇芙宮,訓(xùn)斥華洋。華洋覺得委屈,本是一心為皇帝著想,卻被人誤會。等徐蕊奉詔來到邇芙宮,華洋忙向徐蕊解釋,得到諒解。趙匡胤為安撫徐蕊,承諾追查孟昶之死,以正視聽。南唐國主李煜收到弟弟李從善送來的密信,立刻召見吏部尚書徐鉉和樞相林仁肇。待二人上殿,李煜以林仁肇布防辛苦為由賜御酒。林仁肇不疑有詐,一飲而盡,立時毒發(fā)身亡。一旁的徐鉉
趙匡胤看著地圖,對月虹講述著各國的興廢。趙匡胤要統(tǒng)一天下,月虹并不關(guān)心,反倒是一旁的月虹引用道德經(jīng)里的語句說各國不按天意自取滅亡,這讓趙匡胤刮目相看。出了殿后,王繼恩提醒薛鳳嬌要適度,不能讓圣人發(fā)現(xiàn)她的用心。大殿之上,趙匡胤宣布之前以文治,以仁治國,現(xiàn)在要加一條以德治國,改年號乾德。此外武平有叛亂,趙匡胤派張永德率軍救援周保權(quán),并下詔要南平借道。過了幾日,鄭恩回京。四年前,他被派去在苦寒之地鎮(zhèn)守契丹邊境。這次奉詔回京,趙匡胤讓他任禁軍教頭,留在身邊聽用。鄭恩見皇帝仍想著結(jié)義兄弟,感激泣零。而姚恕聽說鄭恩回京,知道不妙,皇帝仍想重用結(jié)義兄弟,讓他們的權(quán)力日漲,對趙光義有百害而無一利。于是賈琰和姚恕想出一個一石二鳥之計,即能除去鄭恩,又能讓月虹失寵。大殿上,趙匡胤和月虹設(shè)宴邀群臣為鄭恩接風(fēng)洗塵。月虹也為鄭恩當(dāng)年的救命之恩,敬了一杯。各官員也紛紛上前敬酒祝賀。盧多遜假裝醉酒,輕聲告訴鄭恩,各文官在背后議論他,說他是靠圣人才爬上現(xiàn)在的位置,陶谷還罵他是烏龜。鄭恩本是個行武粗人,加上酒醉,在大殿上怒罵陶谷和眾文臣,惹得眾人詫異。趙匡胤見他失態(tài),當(dāng)即撤了他禁軍教頭之職,讓他回家閉門思過。鄭恩酒醒,
葛霸將趙光義的書信送至洛陽。符王爺見信后讓符昭壽馬上離開洛陽。符昭壽本以為結(jié)義兄弟趙匡胤不可能為難自己,看到趙光義書信后才知事態(tài)嚴重,來不及收拾行李便騎馬離開洛陽。入夜,符昭壽在客棧投宿。葛霸趁夜深眾人熟睡之際,想撬開房門殺死符昭壽,卻被韓珪弩箭所傷。等他拔下弩箭沖入屋內(nèi),符昭壽早已不見蹤影。高懷德和劉溫叟正為抓不到人犯發(fā)愁,沒想到韓珪將符昭壽五花大綁的送來。符昭壽還想向大哥高懷德求情。被嚴辭拒絕后,符昭壽惱羞成怒,將妹夫趙光義日后將繼承皇位之事脫口而出。高懷德知道符昭壽此言一出,符王府已成覆巢。葛霸刺殺失敗,回到開封府衙。趙光義聽到有人用弩弓壞事,就知道必是韓珪所為,符昭壽此時一定在劉溫叟手里,便命葛霸在回京的路上等候。劉溫叟和韓珪押解符昭壽回京,葛霸一路上暗中跟隨。趁夜晚看押之人疲憊熟睡,葛霸蒙面砍下囚車里符昭壽的人頭后消失在夜色里。劉溫叟回京,將調(diào)查結(jié)果一一寫在奏折上,最后還寫上符昭壽狂言。趙匡胤看過奏折,命人將符昭壽的尸身送回符王府。屏退眾人后,趙普稱殺人滅口之事必是趙光義為免密謀遺詔之事敗露才為之,應(yīng)削其職斷其念防其野心,更重要的是防備符王爺因喪子之痛糾集舊部造反。趙匡胤便派
花蕊夫人勸亡國之君孟昶自盡,即可免受其辱,又能激勵蜀地上下悲憤之情,與宋誓死一戰(zhàn)。孟昶貪生怕死,不愿自盡,卻說舍不得花蕊夫人。花蕊夫人見他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便愿與他一同赴死。孟昶終是不肯,請來御吏接下圣旨。次日大殿之上歌舞升平,只有孟昶和花蕊夫人無心觀賞。歌舞畢,孟昶上前自稱罪臣三呼萬歲。趙匡胤想羞辱孟昶,讓他表演一曲。在孟昶為難之際,花蕊夫人起身愿代夫君演奏。趙匡胤稱蜀國滅亡皆是由她而起,花蕊夫人反唇相譏,稱趙匡胤思想狹隘,只知紅顏禍水,卻不知誤國昏君。言罷,當(dāng)眾彈奏一曲琵琶,聲色俱佳。趙匡胤又讓花蕊夫人作詩,夫人不假思索當(dāng)場作詩一首,悲痛蜀國之失。趙匡胤為其才氣折服,賜御酒?;ㄈ锓蛉嗣娌桓纳?,一飲而盡。趙匡胤見花蕊夫人不卑不亢,討不得好,就轉(zhuǎn)而要封孟昶為秦國公。孟昶剛要跪地謝恩,花蕊夫人卻代夫堅辭不受,稱蜀人豈可在敵國為公。說罷,砸碎琵琶以碎木刺腹自盡。趙匡胤忙命人救下,留在宮中休養(yǎng)。幾日后,趙匡胤探望花蕊夫人?;ㄈ锓蛉瞬痪床话荩磺笠凰?。趙匡胤知她是想用死激起蜀地民變,便勸道,蜀地已朽,激起民變,只會造成蜀人枉死。當(dāng)今天下,只有亂世結(jié)束,治世出現(xiàn),百姓才能得溫飽。花蕊夫人是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