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 第73集
- 第74集
- 第75集
- 第76集
- 第77集
- 第78集
- 第79集
- 第80集
- 第81集
- 第82集
- 第83集
- 第84集
- 第85集
- 第86集
- 第87集
- 第88集
- 第89集
- 第90集
- 第91集
- 第92集
- 第93集
- 第94集
- 第95集
- 第96集
- 第97集
- 第98集
- 第99集
- 第100集
- 第101集
- 第102集
- 第103集
- 第104集
燕云十六聲官網第78集劇情介紹
菏澤死城 血奏隱情 和珅不肯受德祥奉上賄款,更得悉上血奏的知府已告失蹤。紀曉嵐與陸琳瑯認為背后必有隱情,決定趕往菏澤。在猶如死城不見一人之地,二人遇上菏澤知府劉舜民;憑血奏折底稿證明身分后,對方卻明言未能盡信紀曉嵐。 劉舜民指手上握有指證重要把柄,卻要留至朝庭撥款發放至災民手中才會交出。德祥借口災民流竄戶藉不全,欲拖延發災款。紀曉嵐遂倡建災民營;和珅欲以權責問題推卸,不料德祥自愿請纓搭建。災民見德祥出現起哄不從,紀曉嵐唯有出面保證。是夜和珅約紀曉嵐舉杯密談,因見和珅先飲不疑有詐而應聲中伏暈倒。翌日果然因未能獲發賑災,民眾群情激憤往尋紀曉嵐,陸琳瑯卻在劉全帶領下發現紀曉嵐身處煙花之地,慘被誣陷為貪官瀆職之輩。 劉舜民因信以為真,視紀曉嵐與德祥和珅等人是同一路,竟上本參奏;令紀曉嵐被押回京議罪。歸途上和坤不但冷嘲熱諷,更乘時出言離間,煽惑陸琳瑯,劉全更是存心整蠱,買通車夫將紀曉嵐拋出車外。
接近真相 窮圖匕現 紀曉嵐往找紅蓮,遇羅師傅,自報身份后,相約兩日后陜西行不見不散。乾隆好奇看了和?|洋片后,卻因不識江湖規矩惹上麻煩;但亦意外在摔跤上技壓群雄,大勝而歸。乾隆問調查進展,紀曉嵐指明早自會真相大白。 翌日紀曉嵐驚見駱師傅慘死,往找紅蓮促其說出真相。乾隆要求二人不用再查,紀曉嵐明言擔心乾隆自視過高,以為江湖事盡皆可獨力解決。 和?|往找袁洪,揭出擅收門敬,亂收人禮代為辦事等,結果反被警告少理為妙;乾隆果真擺下摔跤賣武檔子,還遇上神秘女子藉手巾約見于天雨軒。該女子自稱岳金枝,不多久更與乾隆一見如故;她更直言粗獷可裝,其風雅卻是渾然而成,問及身分,她卻笑謂安坐飲茶,身分自不用言。 因書館又遭搗亂生事,陸琳瑯出手解救,搏得滿場掌聲;她趁機問明原委,紅蓮卻指江湖事,不說可能有救,說了就沒救。二人繼續江湖賣藝,卻因乾隆遲遲未現身而感奇怪;和?|追問看扇解詩等事不果,更要死跟不放,被紀曉嵐以鼠藥妙計相逼。
匿名留言之后,眾大臣果然各抒己見,結果上朝之時,喜公公說龍體欠安,和珅在一旁說風涼話取笑紀曉嵐,紀曉嵐卻不為所動。 在紀府,杜小月對紀曉嵐軟硬兼施,繼續逼著紀曉嵐教自己作詩,紀曉嵐無奈之下用文字機巧戲弄了小月和他的筆友們。 皇上上朝,稱終于在留言簿上看到了眾臣的忠心話,詢問之下得知是曹國安提得意見,皇上先是重賞曹國安,但又訓斥他為何不早奏,大臣們拿捏不準皇上的心思,再留言的時候都加了小心。 紀曉嵐回到府中,杜小月怒斥紀曉嵐用藏頭詩戲弄自己,敗壞了自己的名聲,紀曉嵐表面上裝傻充愣但暗中竊喜。杜小月只好換了筆名接著去茶館筆談。 乾隆宣紀曉嵐,詢問匿名留言簿的主意是如何想到的,紀曉嵐本不想提起此事,但迫于無奈只好道出實情,把小月去茶館筆談的事情告知乾隆。皇上聽后也對筆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和紀曉嵐、和珅一起探個究竟。 三人跟蹤杜小月,但乾隆覺得此舉不雅,最后讓和珅一個人前去打探。和珅跟著杜小月來到一個叫春緣樓的地方,剛想進入卻被老板娘因為他年齡老而攔住,和珅只好趁人不備偷偷溜進茶館,買通老板娘,借了一本留言簿獻給皇上。乾隆看見留言簿上的詩詞后,興致大發,決定趁小月不在茶樓的時候親自前往春緣
紀曉嵐、和珅在公堂之上審問福貴,和珅暗示福貴推卸責任,紀曉嵐欲鼓動在場的百姓說出福貴的種種劣跡,但是百姓迫于福貴的淫威,而不敢伸冤,還繼續說福貴是好官,紀曉嵐沒辦法只好不了了之。 皇上詢問結果,紀曉嵐點出幕后黑手就是和珅,而和珅卻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些皇上都看在眼里,并沒有發表意見。 乾隆、紀曉嵐又來到忠義祠,經過紀曉嵐的百般相勸,皇上決定親審福貴。 大堂之上,杜小月帶出福貴的爪牙,爪牙對福貴的罪責供認不諱,百姓在皇上面前也開始訴說自己的冤情,最后福貴看大勢已去,臨危之時把和珅供出,皇上處斬福貴,和珅嚇得攤在一邊。 和珅被押解回京,路上和珅大喊冤枉,求紀曉嵐給自己求情,紀曉嵐說和珅罪有應得。 大殿之上,乾隆問眾臣如何處置和珅,大部分人都勸皇上殺和珅,乾隆問紀曉嵐,紀曉嵐沒有發表意見。 劉全探監,把朝上的事告知和珅。沒過幾日納吉被處斬,和珅覺得自己的時日也不多了。 紀曉嵐看望和珅,和珅大義凌然,讓紀曉嵐告訴皇上不要因為自己而破了大清的例律。紀曉嵐把所見所聞稟告皇上,乾隆最后還是不忍殺和珅,決定讓和珅清理宮中的茅廁,和珅感激涕零,而且把茅廁管理的井井有條。
二女相爭 紀府翻天 常四剛至紀府便與琳瑯針鋒相對,單單為準備晚膳就已各不相讓,最后更雙雙拂袖而去。另一方面紀曉嵐于刑部查證始終不得要領。常四則跟蹤琳瑯惜被發現,二人吵嚷不休讓紀曉嵐大為頭痛,就連杏兒都大叫吃不消。 乾隆一直未能解開琳瑯所寫詩句內藏玄機,惟有召見和珅與紀曉嵐上殿求解,紀曉嵐更不惜于南書房內上吊,嚇得和與乾隆急急搶救。紀曉嵐轉醒后,藉詞在鬼門關前繞了一圈,終解得詩中首節意指「潤」字。琳瑯弟弟外出為母買藥,卻發現被人跟蹤,原來此人是皇后所派,也揭發多年前一宗由國舅經手的冤案有關,國舅更揚言不惜殺人滅口。乾隆因對皇后所為未能釋懷,對皇后不加理睬,令皇后深感委屈。 常四盜取琳瑯的錦盒鎖匙,更在紀曉嵐當面打開錦盒,卻被琳瑯碰個正著。另一方面,皇后在深宮中憂憤至極,撫乾隆所獻斷發而泣,激動下更夜傳國舅入宮,欲對琳瑯痛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