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 第73集
變成黑皮辣妹后和朋友做了無刪減第65集劇情介紹
決戰隨著黃蓋的詐降終于打響。當曹操(鮑國安飾)發現黃蓋的船有異樣的時候,早已晚了。火勢借著東風直撲曹操軍營。一把大火燒過,曹操百萬雄兵已經所剩無幾,率領其余將士退兵。但是一路逃跑的線路早已被周瑜(洪宇宙飾)諸葛亮(唐國強飾)算到,沿途伏兵不斷,曹操窮途末路。在華容道,關羽(陸樹銘飾)不出所料放了曹操一條生路。
建安七年,袁紹(李慶祥飾)吐血身亡,其子袁譚、袁熙、袁尚相爭,辛毗降曹。袁譚帶二將前來投奔曹操(鮑國安飾),卻遭到曹操冷遇。曹操起兵攻打袁尚,劫寨成功,袁尚軍大敗,袁尚逃往中山。曹操回兵攻打冀州,審配將降曹的辛毗家80余口全部誅殺,審配的侄子審容見大勢已去,開城自盡身亡。曹軍進城后活捉審配,審配不降被斬。曹操長子曹丕乘亂私入袁府,被曹操訓斥,曹丕引袁紹之妻劉氏和袁熙之妻甄氏見曹操。劉氏獻甄氏給曹丕,曹操命曹丕接納。曹操大祭袁紹,讓原屬袁紹的謀臣陳琳讀他曾為袁紹撰寫的討曹檄文。曹操的謀臣郭嘉在爭戰中重病身亡。袁熙、袁尚逃往遼東,曹操追至渤海處停下,接到遼東太守公孫康派人送來的袁氏兄弟首級,這與郭嘉告誡曹操的一樣。曹操面向大海感慨萬千。
曹睿病重,封曹爽為大將軍,急招司馬懿還朝,行托孤之事。進貢魏王禮物,都先由曹爽挑選完,剩余不好之物才送于宮中。桓范提醒曹爽,要小心司馬懿。曹爽派人去試探司馬懿是否真的生病,被司馬懿猜到,佯作病得很嚴重。曹爽信以為真,不聽桓范提醒其中有詐。司馬懿趁曹氏兄弟都去狩獵,起兵叛亂。桓范將大司馬印偷偷運出城去。司馬懿消除了曹爽等人的兵權。桓范趕來,出計讓曹爽調動外地軍馬,討伐司馬懿。司馬懿又派人傳話曹爽,只是消除他的部分兵權,沒有其他之意。曹爽只想要家人和錢財,不愿討伐司馬懿。司馬懿教導兒子,要籠絡人心一統天下。曹爽等人被司馬懿以謀反之罪除掉。司馬懿病逝后,其兩個兒子將朝政專斷。
趙云邊保護阿斗邊與曹軍廝殺,殺死曹軍戰將數十余人令曹操(鮑國安飾)心驚膽戰,曹操惜趙云為虎將,命全軍將士將其活捉,但終究還是讓趙云逃脫,趙云趕回向劉備(孫彥軍飾)復命,說起糜夫人之死并交還阿斗,劉備感慨為救阿斗險些斷送蜀軍一員上將性命而怒摔阿斗,趙云感動主公如此珍視自己。張飛(李靖飛飾)攔截追擊的曹兵,曹兵無不被其氣勢所嚇倒,一名曹將更是被嚇得當場吐血墜馬而死,曹操見狀只得帶兵撤退。曹操邀孫權結盟共討劉備,事成后共分天下,謀臣們皆向孫權進言表示贊同,唯有魯肅反對,并向孫權引介諸葛亮(唐國強飾)分析當今天下時局。東吳之地廳堂之上,諸葛亮發表自己獨特見解,既令東吳謀臣甚是反感又顏面全無。
諸葛亮(唐國強飾)奏請蜀王,再次伐魏。蜀軍攻打陳倉城久攻不下。姜維出計自己詐降曹真,誘其入斜谷擒之。曹真部下怕其中有詐,請命出戰,被擒獲。司馬懿出計可讓曹真鎮守要道,待蜀軍糧盡自退,并請魏王以詔書下之,恐有越俎代庖之嫌。曹真部下郭淮說此計出于司馬懿,日后只有他能抵御蜀軍。曹真聽罷很是不服,假借糧草誘蜀軍來劫,趁機偷襲蜀營。諸葛亮將計就計大勝魏軍。魏王派張郃去助陣曹真。魏延斬了陳倉守將,曹真聞之憂患成疾,回洛陽休養。司馬懿向曹睿解釋說東吳不會真來攻打魏國,只要小心蜀軍。曹睿得知蜀軍攻取陳倉,正逼近長安,便命司馬懿去退敵。司馬懿知道曹真對自己有成見,請求魏王不要直接授大都督之印,而是親自看望曹真,說蜀軍來犯,自己難擋重任,且言詞謙誠。曹真明白其意,也為不聽司馬懿之計深感愧疚,希望以國事為重,將大印交與司馬懿。司馬懿出計派兩名大將去解邊城之困,被諸葛亮猜到,敗退而歸。司馬懿又命張郃等夜襲蜀營,又被諸葛亮猜到。張郃殺出重圍,諸葛亮感嘆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