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 第73集
- 第74集
- 第75集
- 第76集
- 第77集
- 第78集
- 第79集
- 第80集
- 第81集
- 第82集
- 第83集
- 第84集
深度占有1LVLH第10集劇情介紹
焦裕祿跟李林找到南杖大隊,看到一位大嫂正拆房檐。與大嫂一番交談,他這才知道老百姓買不到平價煤,都被人克扣了。他拿了大嫂的購煤證,跟李林二人拉著車去煤棧。到了煤棧,焦裕祿聽見群眾議論說買煤需有當官的人批的“條子”。排隊排到他時他先遞上煙,卻被開票的人鄙夷。他拿出購煤證,開票的卻說平價煤指標沒有了。有人賣給焦裕祿一張條子,說是煤棧經理簽的。焦裕祿又去排隊,開票的要把焦裕祿拉走,煤棧站長更是叫人把焦裕祿扭到儲煤間撿煤渣。正在吃飯的經理聽聞此事,很感興趣,見到焦裕祿才知道是焦書記。焦裕祿憤怒的走了?;氐酱笊┘?,焦裕祿才知男主人便是剛才砍樹的男子。焦裕祿向鄉親們保證,三天之內就可以買到平價煤,不用走后門。焦裕祿召開反“走后門”的會議,提醒大家不要走到人民的對立面去。焦裕祿的肝病不斷的加重,辦公室的座椅上已經被他頂出了一個大窟窿。焦裕祿去看魚塘,說到勞模大會上要給養魚的大伯大娘戴紅花,要將魚塘建設為一個大花園。焦裕祿又下鄉,在一片瓜地里,焦裕祿向瓜農袁大爺詢問村里的收成,袁大爺說蘭考的土壤適合種西瓜和花生。焦裕祿跟程世平一起去探望大學生小吳、小朱,把縣委分給自家的大米送給他們,還跟他們唱起了歌。焦
韓母懷疑丈夫秦建國有外遇,希望兒子接管家具公司,可韓金貝希望古峰來接替。于是,韓母開出了條件,只要古母簽了“過戶合同”便可,古家又鬧沒安寧。顏敏希望抱走兒子,韓俊生卻愿意娶她,顏敏感動不己。誰知韓金貝卻抓住了蛛絲馬跡,質問丈夫與顏敏到底是什么關系?卻險些造成流產。
焦裕祿在蘭考為大伙做思想工作,解決實際困難。他趕到大隊長劉秀芝家中幫她干活與她溝通,苦口婆心地勸導她,終于堅定了他們帶領群眾“除三害”的信念。他還去縣委物資辦幫寨子村解決賣土筐的事。在查看寨子村鎖龍潭時他發現這里是全縣地勢的最低洼處,承擔全縣泄洪,卻被相鄰的山東曹縣筑起了長堤“太行堤”。為排水兩村積怨頗深,焦裕祿想要解決排水問題,將鎖龍潭改造為人工湖。焦裕祿辦完事回家得知徐俊雅從縣委伙房提水,便批評徐俊雅是剝削行為,教育她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土筐的事解決了,老洪把李明的孩子接回家,當自己的孩子撫養。焦裕祿又帶著張希孟、李林等騎著自行車出發了,他發現風、沙、洪水都有規律。焦裕祿召開治沙會議,與三位大學生中的張小芳又見面了,張小芳提出了治沙的先進方法。
程世平來到辦公室找焦裕祿說排水和開荒問題。接著,蘭、曹兩縣舉行了治水聯席會,焦裕祿主持并做了演講。焦裕祿請胡大爺給縣委送魚,請曹縣的高書記等人品嘗。太行山工地上,袁老伯拉來一園的西瓜,曹、蘭兩縣工人一起吃著瓜,一起聽焦裕祿唱歌。晚上,焦裕祿回到家中,徐俊雅在和守鳳商量填哪個招工表,但焦裕祿卻告訴女兒,別人都往家里送招工表是因為她的父親是縣委書記。焦裕祿把送了招工表的單位負責人叫到他辦公室婉言謝絕了他們?;氐郊抑校乖5摳嬖V女兒要讓她下地干活。焦守鳳心里不悅,奪門而出。徐母看不過去,與焦裕祿理論了起來。焦裕祿去韓村探望,夜晚,李明從睡夢中醒來,發現焦裕祿正在寫調查報告。焦守鳳在與母親路過郵電局,發現郵電局正在招工,她的初中同學小娟與她一起考上郵電局當話務員。而焦裕祿卻堅持要讓女兒鍛煉一下,非讓女兒去食品廠做臨時工,好好補補生產勞動這一課。守鳳聽了父親的話,去了食品廠上班。守鳳給西街門市部送醬油,一路上人們議論紛紛。守鳳還碰到了小娟,看著同齡的小娟青春活潑的玩著,她心里突然一酸,哭了起來。守鳳父女兩談了很久,守鳳終于點頭答應了。第二天,焦裕祿帶著國慶、躍進、守云在牛場村收過的紅薯地里勞動。
蔣介石委任湘軍何鍵為追剿司令,薛岳為追剿軍前敵總指揮,共商追堵紅軍在湘江會戰的作戰方案。薛岳告知何鍵,為使桂系白崇禧全力支持,委派追剿軍第一路軍司令劉建緒南下游說。紅軍攻下了道縣,毛澤東更加焦急,決定由洛甫說服“三人團”千萬不要過瀟水紅軍先頭部隊于11月27日準時渡過湘江。然而,桂系白崇禧為了保護廣西地盤,在湘江南岸布置了專門攻擊紅軍后衛部隊的作戰計劃。數萬紅軍的生命危在旦夕。李德、博古等一次又一次地否決毛澤東、彭德懷等同志的正確建議,1934年11月25日主力紅軍在“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的命令下,在湘江與國民黨軍隊展開了浴血奮戰。桂系白崇禧在蔣介石數度電令之下,為避免蔣介石的中央軍深入桂北,下令向紅軍發起進攻。我紅一、三軍團頑強作戰,給敵人以重創,但也付出發慘重的代價。為確保中央縱隊左右翼的安全,彭德懷和楊尚昆親臨五師陣地督戰。并電請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快速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