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 第73集
- 第74集
- 第75集
- 第76集
- 第77集
- 第78集
- 第79集
- 第80集
- 第81集
- 第82集
- 第83集
- 第84集
- 第85集
- 第86集
- 第87集
- 第88集
- 第89集
- 第90集
- 第91集
- 第92集
- 第93集
- 第94集
- 第95集
- 第96集
- 第97集
- 第98集
- 第99集
- 第100集
燕釵半落(NPH)(琥珀糖)第100集劇情介紹
徐俊雅到辦公室給焦裕祿送換洗衣物和藥,又給焦裕祿剃頭。焦裕祿帶著李明家的孩子到農場看李明,李明正跟專家汪湖一起研究治理鹽堿地。李明告訴焦裕祿把他安排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兩人依依惜別。寨子村的磚窯因燃料短缺,面臨斷火危險,縣工業局和煤炭公司互相推諉,不批指標。焦裕祿親自去找工業局長交涉,把他拉到寨子磚窯現場,看到隊干部和社員拆了自家房子,用房檐燒磚的場面,局長深受感動,立即批了指標。豹子與劉秀芝相愛,劉秀芝的婆婆卻百般阻擾。焦裕祿找到劉秀芝家,給她婆婆做思想工作。焦裕祿講起自己的娘,又講起王福強的榮譽,劉秀芝的婆婆聽了之后終于想通了,將軟禁的劉秀芝放出家門。大家想拜滿常為師學習窯把式的技術,滿常卻不收。焦裕祿去找滿常,勸他把技術教給年輕人,滿常同意了。幾個年輕人規規矩矩的拜滿常為師,工業局的煤也送來了,大家滿懷欣喜卸煤。可就在這時,焦裕祿肝痛得暈倒在窯地,百姓們七手八腳將焦裕祿抬上車,送到醫院。焦裕祿在醫院醒來,立即要求出院,徐俊雅和醫生都不同意,焦裕祿只好在醫生的辦公室打電話。他給每個公社打電話,要一二把手親自舉出好典型和壞典型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最終,由于韓俊生識大體,才令尖銳的矛盾有了轉機。韓俊生決定帶著顏敏和小查理去援教,母親也放行,何嘗不希望兒女幸福?老一輩的恩怨是老一輩的事情。然而,韓金貝卻與古峰辦了離婚手續,一場“閃婚”走到了盡頭,緣分已盡,無不教訓深刻,發人深省。韓金貝決定出國升造,臨行前又來到了古家,似乎感情還在延續,韓古兩家終于舉杯共飲。"
周恩來與朱德共同研究過江方案。為了加快行軍速度,中革軍委命令:必須扔掉一切不必要的壇壇罐罐。毛澤東在行軍中以祠堂為話題,與王稼祥、洛甫談論共產黨人必須立一條規矩,任何人不得利用手中的權力嚇唬同志,更不允許拿瞎話當真話,欺騙同志,愚弄百姓。在湘江橋頭,周恩來用嘶啞的聲音指揮紅軍冒著敵人的炮火快速過橋。在中革軍委的指揮所里,葉劍英報告了指揮員們分散到各個戰場情況。李德要求恢復部隊建制。博古要李德面對現實。周恩來一直堅持在湘江東岸的渡口,指揮部隊搶渡。當他看到毛澤東大步走來時,立即迎上去,請他迅速過江。毛澤東說:咱們一起過江!周恩來說:我還要在后面交待任務。毛澤東以無比悲痛的心情閱讀著前線戰報,毛澤東從朱德那里得知,李德還要處分那些活著回來的同志,無比憤慨地要去討個公道!從李德的槍下救出了周團長。渡過湘江后,紅軍的處境仍然極端危險。這時,蔣介石已判明紅軍的意圖,有通往湘鄂西的路上部署了重兵,準備在這里圍殲紅軍的主力。主力紅軍渡過湘江之后,整個隊伍已由8萬多人銳減到3萬多人。博古拿著一支手槍似準備自殺。遂被聶榮臻勸阻。
顏敏被送醫院得以救治。顏母禁不住向古峰兜底,告之實情。古峰如五雷轟頂,不原諒家人之所為,古家炸鍋了。而同一時間,顏敏鐵了心了要嫁給韓俊生,告之她就是小查理的親生母親,然而,卻將親生父親是誰隱瞞了下來,放了兩條路,要么把孩子還她,要么娶她,韓俊生意外且為難透頂……
劉富帶著十多個老表由江西追上轉移的紅軍,他們向毛澤東控訴紅軍走后白軍還鄉團的罪行,哭訴游擊隊隊長阿玉犧牲的情景。毛澤東在長時間的凝思后,以大無畏的氣魄詠嘆《十六字令》。李德頑固堅持原定北出湘西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方案。毛澤東力主放棄原定計劃,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為了解決中央紅軍向何處去的問題。1934年12月12日,黨中央在湖南通道召開了一次臨時會議,主要討論了戰略方向問題。李德仍堅持朝二、六軍團的方向北進,毛澤東果斷提出中央紅軍放棄原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的主張。他的正確意見得到與會者的贊同。但李德、博古仍以""三人團""的名義堅持北去湘江的計劃。周恩來接受洛甫的建議,在黎平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否定了北去湘西的主張,決定向遵義進發。力爭把十幾萬敵軍甩在湘西,為紅軍爭取主動。同時,決定由劉伯承任中革軍委總參謀長兼軍委縱隊司令。周恩來把會議決定的譯文向李德通報,李德大發雷霆。